不能及时醒觉的话,那么他就将陷入了最凶险的心魔劫。最终必定走火入魔,以至于全身经脉都被心火焚烧寸断,当场暴毙而亡。 就在这关键时刻,因修行《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而成就的一颗不动禅心,终于自行发动起来。脑海内灵光一闪,陈胜终于悬崖勒马,及时清醒过来。他连忙收束真气,却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未等陈胜把真气完全收束完毕,忽然之间,一把不知从何处传来,声调中充满诙谐之意的声音,曼声吟唱道:“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不取你精通经论,不取你王侯将相,不取你辩若悬河,不取你聪明智慧,唯要你真正本如。要眠则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那声音其实并不十分宏亮,可是听在陈胜耳内,却如暮鼓晨钟,大有振聋发聩之效。霎时间,他猛地一震,心中若有所悟。收束真气的速度,也更快了两分。片刻之间,所有走入岔道的真气尽数归纳回丹田之中。陈胜转身过来,向四下远处举目眺望,却又不见有人。他略加沉吟,随即向夜空中扬声道:“多谢前辈出言指点,在下感激不尽。还请现身相见,好让在下能有机会报答此番恩德。” 这把声音出现,分明是看出了陈胜的情况不妥,所以才出言指点。虽然实际上,即使没有他指点,陈胜自己也能摆脱心魔。不过对方总是一番好意。所以陈胜依然还是领他这个人情。 那诙谐声音又是一下轻笑,吟诵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诵音似从遥远天边传来,若不留心,则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则字字清晰,无有遗留,分明是一种佛门奇功—— 求票票,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神足再现秘中藏(上) 陈胜愕然轻诧,随即心中明悟,再急转身,向眼前那尊佛像看去。只见佛像怀内,此刻赫然多了一条人影。他自然写意地斜倚佛像手臂间,手上拿了个酒葫芦,正对着嘴巴饮酒。骤眼看去,此人体态略觉肥胖,但绝不臃肿。光秃头顶反映出皎洁月光。一对白眉长垂过耳,雪白长须垂盖着隆起的肚腹。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模样。 如来佛像,本是神圣庄严,不可侵犯之物。尤其对于佛门弟子来说更加如此。而佛门五大戒律之中,更有一戒就是要戒酒。这老和尚肆无忌惮地坐在佛像之上喝酒,简直视佛法戒律为无物。但别人看起来,却不会因此觉得突兀和反感,反而予人以和善可亲,深得自然天趣的感觉。如此作为,在陈胜看起来,竟觉得有说不出的熟悉。陡然间意识内灵光一闪,脱口叫道:“禅宗四祖,道信大师?” 禅宗佛法,向来活泼自然,明心了道,见性即佛。即使呵佛骂祖,也是等闲寻常事,更何况一些无关小节的戒律?发展到后世,中国有济公和尚,号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把禅宗这种法门阐述到了极致。而在东瀛,同样也有一休大师的“狂禅”,可与之交相辉映。 虽然如今只是隋唐之交,禅风还未曾发挥到日后那程度,但肯定已经有其端倪了。眼前这老和尚言语动静,皆是一派禅风。再加上如此神功,他若不是当世四大圣僧之一的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却还能是谁? 传说久远之前,大梵天王在灵鹫山请佛说法,并献金色波罗花。世尊高升法座,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不解其意,独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说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从此便传下禅宗衣钵法脉。迦叶尊者就是禅宗初祖。此后衣钵代代相承,至菩提达摩,共二十八代,即西天二十八祖。 菩提达摩东来中土,传下衣钵。故此他又是禅宗东土初祖。慧可在少林寺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摩所传心印,为东土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再传道信,故此道信大师就是东土禅宗四祖。 道信大师为禅宗之长。再加上三论宗嘉祥大师、华严宗帝心尊者、以及天台宗智顗大师,就是佛门四大圣僧。四大圣僧皆具备超凡入圣的高深修为,但他们从不卷入俗世及武林纷争,故此江湖中并没太多人听说过他们。唯有深悉内情者,才知虽然宁道奇号称中原第一人,实际上四大圣僧当中任何一位,皆能与之不相伯仲。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