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很多世家大族的座上宾。 正如今日的多情公子,他之所以出名,从来都不是因为武功,而是因为一手出神入化的画技。甚至连洛阳双艳这样有身份的千金大小姐,也不惜亲自过来拜访,为的就是请求侯希白替自己画像。 侯希白画技再好,在陈胜看起来,其实还不如一部苹果手机。所以他要去找侯希白,自然不是为了求画。甚至也不是想要通过多情公子而找出邪王石之轩。因为石之轩的下落,实在是连侯希白这个徒弟也不知道的。不过花间派的《花间十二枝》,也是武林中难得一见之绝技。陈胜自然想去见识见识。 想要成为高手,单靠自己埋头苦练,那是不成的。多与高手交流过招,多增长眼光见闻,多吸收他人之长,化为养分弥补自身不足,这才容易进步。比方说,和宇文伤的一战,就令陈胜在“苍茫冷”与“千嶽崩”两式霸拳上的造诣得以更上层楼。同样道理,跋锋寒,李密,还有曲傲等等高手,也让陈胜分别得到了更多不同的经验以及启发。既然如此,那么与多情公子会一会面,肯定也是有好处的。 可是事实再次验证了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陈胜去到那边禅房的时候,才发现房内空空如也,什么人都没有了。出来找僧众询问,才知道原来虽然自己想见侯希白,多情公子却并不想见自己。在众人忙着替跋锋寒疗伤的时候,侯希白或许是嫌太多俗人入寺扰了自己清静,于是收拾东西走了。他一走,自然洛阳双艳和白清儿,玲珑娇等也都跟着走了。竟是缘悭一面。 既然别人都走了,那也没法子。不过一时间陈胜也不想就这么回去。当下信步闲庭,在白马寺内游览起来。之前说过,白马寺乃中土佛法祖庭。而当时随汉明帝使者邀请东来的两位大德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圆寂后就葬在白马寺之内。陈胜既有意要寻找关于神足经其余三卷的线索,自然不会将之忽略。 夜深人静,整座寺院皆沉浸在一片祥和的安宁之中。置身其间任意穿行,那种感觉是非常新鲜而独所有特的。假如能够飞上天空向下俯望,则可以非常清楚地发见,白马寺坐北朝南,布局规整,风格古朴。所有建筑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等等。殿堂重重,尽皆造型优美,宏伟壮丽。至于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位高僧之坟冢,就位于山门内东西两侧。 高僧之墓,看起来和普通人的也没什么不同。不过就是个土馒头罢了。顶多就是四周有柏树环绕,显得清静幽雅了一些。墓前石碑之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以及“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等字样。左看来右看去,也找不到究竟有什么东西和神足经相关的。 陈胜苦笑着叹了口气。心道自己也把事情看得太过简单了。假如这么容易就能找到神足经的线索,那它还能是什么秘密吗?无可奈何,唯有转身离开。行不得几步,眼前忽尔豁然开朗。却见前方出现了一座以青砖垒砌而成的高台。 高台之上,有一尊佛像正结伽跌坐在须弥座上。修眉上扬,宝相庄严地微微向下俯视,似能对众生之苦洞察无遗。左右两边排满天王、力士的雕像。非但造型各异,其气度姿态动作,至乎体形大小都呈现错落有数、多姿多采的景貌。变化间又隐含某种和谐托衬的统一性。 陈胜心中微微一动,拾阶走上高台。仔细观看这些天王、力士的塑像。首先入眼者,正是环绕佛像而立,分处东南西北的四大天王。分别是: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缠赤龙的西方广目天王,以及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之意。 四尊塑像,各自极尽俯仰曲伸之妙。神态或漫不经意,合适自然,或精足神汇,威武生动。越仔细观察,越觉雕像当中实涵深意。陈胜不自觉地在心中观想,模拟自己化身天王,与其摆出一个个相同姿势。体内真气竟随之而产生了某种呼应,随之蠢蠢欲动,似要被引导入之前修练《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时候,所从未经历涉及的一组组经脉当中而去。偏又似还差了点什么,以至于无法依此而完成真气循环。 明知眼前就是宝山,偏偏无法得其门而入。不知不觉之间,陈胜心火渐起,体内一片焦躁之意。纵使自己还不察觉,但实质上,假如再拖延下去而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