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履历,早已摆在曹颙案头。 多是从出身年纪开始说起,一路的官场晋升,都有迹可循。还有一些资料,则是由李维钧留下的幕僚郭盛元整理出来,奉给曹颙的。 虽说字数不多,可是很有分量。 例如,正定知府蒋国祥,五十六岁,出身包衣,康熙十九年以监生身份捐通判,康熙二十五年通过内务府考试,康熙三十一年捐同知,直到康熙四十二年才得同知实缺。在同知的位上连任四任后,康熙五十四年升为正定知府,如今已经在知府任上十年。 从履历看,年将六十,出仕四十年,才熬到知府任上,也就差不多止步如此。 可郭盛元的标注,多了两条,河南巡抚田文镜姐夫,正定府盗案渐少。 前者是蒋国祥的官场关系,后者则是从治地百姓说明蒋国祥并非像履历上写的那样庸碌。 虽说来直隶之前,曹颙在京中已经做了准备。可毕竟时间短,掌握的也不过是三品以上属官的关系网,以防有掣肘之处。 像下边的府县主官,曹颙了解的都是官面文章。 有郭盛元这份注录,使得曹颙省心不少。 这也是他的运气,要是他不留下这些人,想要整理出这样的人事资料,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整理不出来的。 如此,曹颙在接见属官时,就不是走走过场,谈话也有的放矢。 召见蒋国祥时,曹颙就同他聊治下安定,让他将防盗制盗的所得整理成册,过些日子交上来,好将其中可用之处,在省内推广。 蒋国祥是那种看着极寻常之人,态度恭谨,不谄媚也不清高。 听曹颙提起制盗之事,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平静的应下,并没有谦虚不足,也没有拐弯抹角的赞成自己的功绩。 这是个性子内敛、言语木讷之人。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官场,或许这就是他升迁艰难的缘故。 曹颙对他的印象颇佳,也没有“尽信书”,正定府治下百姓安定与否,还得经过耳闻目睹,才能确定。 还有个二十四岁的知县,叫杨廷翼,旗人官宦子弟,捐官出身,相貌清秀,看着就是一文弱书生。父已病故,有一叔父在六部做司官,是简亲王府门人,有个姑姑嫁给简亲王府的旁支族人,勉强算是简亲王府的姻亲。 曹颙见他时,并没有直言雅尔江阿,只是问了两句杨廷翼在国子监求学的情形。从时间看。杨廷翼进入国子监的时间,刚好与曹项在国子监求学的时重叠。 没想到,杨廷翼还真的认识曹项。他不仅与曹项同窗,还曾与曹项一样,参加康熙五十七年的会试。只是一个高中探花,一个名落孙山。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