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除了照旧例给雍王府送了一大堆年礼之外,还往宫中阿哥所十四阿哥那里也送了一份完全一样的年礼。除此之外,年羹尧的人还给直接去兵部见了十四阿哥,给十四阿哥请安。 雍亲王当然知道年羹尧的人也曾经上门给自己请安,可惜那会儿他不在。年羹尧的人上京,四阿哥与十四阿哥两处,看起来是一碗水端平的。 可是年羹尧是雍亲王府的旧人,再加上年侧福晋的关系,雍亲王心想:去特么的一碗水端平。 雍亲王的心腹谋臣戴铎当即上前,试图开解:“王爷,许是年羹尧遣来京中的那名千总自作主张也说不定呢?” 他压低了声音道:“如今见西北的情势,大战只在一两年之间。年羹尧那里,王爷还需要多多安抚才是,切不可因小失大。” 雍亲王凝神片刻,随口问道:“那名千总还在京中吗?” 戴铎点点头,说:“一直住在客栈里,却没有立时要赶回蜀中的样子。” 雍亲王便道:“既是如此,便叫他隔日来王府请安吧!本王见见他。” 一提到西北战局,雍亲王就没什么脾气了,晓得越是这样的情形,越是不能将年羹尧往外推。 戴铎稍稍放心,连忙应下了。雍亲王又看了一会儿文书,觉得有些乏了,这才将鼻梁上的一副“眼镜”摘下,揉了揉眉心,想了想对随身侍奉的小太监说:“去年侧福晋那里。” 戴铎恭送雍亲王离开,心里一块石头放了下来,知道雍亲王有时候会在年礼、请安这等小事儿上较真,但是大局上却并不含糊。 隔日,隶属年羹尧麾下的一名千总果然前来雍亲王府请安。 雍亲王因为年侧福晋所出的小格格身子骨不大结实,心里正有些烦恼,等到来人冲自己行过礼请过安之后,才醒过神来,淡淡地面向来人:“起来说话!” “谢王爷体恤!”这名姓王的千总挺直脊背,站了起来。雍亲王一下子看清楚了他的面貌,当即一怔,开口问:“你……你姓王?” 王千总点头应道:“回王爷的话,卑职姓王,名叫王千山。” 雍亲王继续盯着他,问:“你是直隶人士?” 王千山微笑着道:“王爷也这样觉得?” 雍亲王心想:这难道是……? 却只听王千山答道:“回王爷的话,卑职是蜀中人氏,只是口音比较杂,军中认得不少朋友来自直隶,与他们相处的时日多了,说话有时便是直隶一带的口音。” 他说这话的时候,口中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川音。 雍亲王便慢慢地点着头,可是却始终消不了疑心,一面问着年羹尧在蜀中的情形,一面打听他的过往经历。当听说这位王千山几年前曾经受过一次重伤之后,雍亲王心头一震,忍不住想:他暗中猜测的这种事……难道真的有这可能? “这次亮工命你过来,有没有交待你给本王传什么话?” 雍亲王想到这里,双手扶椅,身体微微前倾,面上和煦,亲切地称呼着年羹尧的表字,似乎格外想知道年羹尧在蜀中的消息。 王千山答道:“回王爷的话,年大人就是吩咐了卑职问王爷大安,问福晋安,问年侧福晋安……”他挨个问了一遍安,这反倒教雍亲王没法儿开口,不晓得该怎么启齿,问十四阿哥的事儿。 雍亲王想了想,道:“你回川中之后,替本王带话给亮工,就说本王说的,盼他在西边能好生立一份功劳。京里老爷子、侧福晋和年熙,都不必挂怀,有本王在呢!” 年熙是年羹尧的长子,年羹尧去四川赴任之后,年熙便一直留在京中,随祖父年遐龄读书,雍亲王与侧福晋年氏都对他极为关照,就如同自家子侄一般看待。王千山便应下了,两边都再没什么话好说,雍亲王便端茶送客,自有王府管事将这王千山领出去。 雍亲王已经立即叫过戴铎:“快命人查这王千山!” 戴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王爷,可是这名千总有什么不妥?” 雍亲王摇摇头:“不是他不妥,而是年羹尧行事不妥,极为不妥,这事情若是闹个不好,不止年羹尧一人受牵连,就连本王都有可能被卷进去。” 戴铎一听,赶紧去寻人。“粘杆处”自有消息渠道,戴铎消息一送出去,一面就有人去查年羹尧所有手下在京中的动向,另一面就有人追踪王千山去了。 而王千山此刻不过走到雍亲王府门口。 他由王府管事送到此处,只听那王府管事向另一人打招呼:“石爷,您来啦!” 来人是个面色白净的年轻人,看上去颇为文质彬彬,然而一边脸颊上有一道不算太明显的疤痕,仿佛是个武人。 待王千山看清楚那人的面貌,不由得怔住了:这副面貌好生面熟,只管勾着他心里藏着的某些东西,呼之欲出之际,却偏偏什么都想不起。 他就这么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年轻人,见对方抬起眼也看了一眼自己,随即友好地笑笑,冲自己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