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丞相遣使吴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吴越未必不肯与我联手,共拒北贼。” “得吴越相助,则退可保扬州,进可救援寿州,我大吴必将立于不败之地。得吴越相助,则可南连刘汉。刘龑于番禹称帝,至今已十余年矣,彼既为帝,断不会坐视中原强盛,又且大吴与刘汉向来交好,若能引其为援,则江南大安。” “大吴先得吴越之兵,再得刘汉之财,则能内练精兵,充实军力,他日可与中原争雄!” 徐知诰听罢,抚须点头。 …… 第805章 南有白鹿洞三害,北有应天府双杰(下) 长兴二年春,宋州,虞城。 近年以来,宋州是个没甚么故事的地方,藩镇不强所以不曾有叛乱,非处要地所以鲜有战事,即便是朝廷大征江淮,宋州兵也不过是围攻寿春那四镇八州中普通的一个。 但宋州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宋州人口稠密农耕繁盛,备受朝廷重视,除此之外,宋州最值得人另眼相看的地方,便是文风鼎盛。文风鼎盛,所以读书人多。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多了,尚武风气就少些,兵患也就不那么严重。 虞城地处宋州腹心,在宋州城东北。传闻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称“虞国”,后来商汤灭夏,都城就在这里。虞城既有此悠远之历史传承,文化灿烂、文风鼎盛,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今虞城的读书人中,有一位大家,名叫杨悫。 杨悫在城中办了一间学舍,远近闻名。 杨悫很有威望。 便是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直见了他,也是以礼相待。 今日,杨悫在家中待客。 对方是一位老者。 杨悫对他执礼甚恭。 这位老者,叫作王不器。 “黄巢之乱以来,神州陆沉,九州分裂,以至于诸侯林立,彼此征伐不休,乱世之中,最不幸者为百姓,其次就是读书人。读书人之不幸,不仅在于朝不保夕,而且求学无路,诸侯伐交频频,烽火连天,官学因之受到破坏,读书人因之无地安生、无书可读。”王不器喟然而叹,“每念于此,常使人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杨悫一身儒雅之气,举手投足不温不火,尽是大家之风,闻言道:“我能在此办得学舍一间,教得学生几个,也是多仗节使之助,此为杨某之幸,也是虞城书生之幸。” “文脉不绝,传承不灭,虽经乱世,而中华仍能是中华。杨兄之功虽然不显,但若无杨兄这等人,我中华文道早在五胡南侵后,就已成为历史尘埃了。后世之人,便是从废墟中找出几本书,怕是也没几个人识得那骈四俪六,更不用说能理解其中之意,我文脉精髓,后世读书人能见不能识,只因其晦涩难懂,不及拍干净灰尘便扬手弃之,真不敢想那是何种场面。届时主宰我中华子民的学问,真不知是何种妖魔鬼怪,到得那时,中华何以仍是中华?” 王不器饮了口茶,茶虽然不是好茶,但却沁人心脾,放下茶碗,王不器叹息一声,“只是以杨兄的学问,若是只在虞城教书,未免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杨悫微笑道:“王兄专程到虞城来,莫不也是为了做说客?” “哦?”王不器微微一怔,“难道说,先前已经有人来请过杨兄了?” “的确如此。”杨悫微微敛眉,“太子殿下的使者,早先已经来过了。” 王不器笑了笑,“不曾想太子殿下竟是与某想到了一处,还抢先了一步。”身子稍稍前倾,目露期待之色,“不知杨兄可曾答应殿下了?” 杨悫摇摇头。 王不器又是一怔,不解道:“这却是为何?” 杨悫长长一叹,望向屋外,目光沉重,如痴如醉。 王不器浅啜了口茶,“杨兄难道不愿为后辈读书人尽一份力?”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