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天心,从而早日结成属于他自己的圣胎。 任何修行者,到了最后天人合一、与天合道,最后达到超脱天地束缚的境界是,虽然修行号称是逆天而行,但如果一个修行者连天道是什么都不知道,妄谈逆天,岂非可笑? 天心丹,就是让帮助秦朗更好地体悟天心,从而达到与天合道。而当下,对秦朗而言就是攒积功德之力。 秦朗服用天心丹之后,才知道为何自己的境界为何没有达到大圆满境界,这都是因为功德还不够。秦朗的力量和境界已经达到了巅峰水平,但是欠缺的却是功德,所以始终不能圆满。 这就好比西游中的猴子,他刚刚出师的时候,实力就超越了天庭诸多身居高位的神仙,但是他却只能得到一个弼马温的封号,倒不是天庭故意针对他,而时候他没有相应的功德身居高位。反之,西游完成之后,得到了“取经渡化众生”的功德,所以才顺理成章地坐上了莲台。 很多修行者急攻猛进,妄想实力就是一切,但最终却往往死在天罚、人祸之上,这就是功德不够的表现。 正所谓“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 很多修行者只知道怨天尤人,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而他自身更加“不仁”,不仅对生养自己的天地没有半点回报,反而还掠夺天材地宝为自身所用,猎杀他人夺取财货……这些人如果不死在天罚、人祸之下,那才真是“天地不仁”了。 武圣层次,有一个“圣”字在中间。 然则何为“圣”,一个人力量强便是圣人么? 猴子的力量很强,自号“齐天大圣”,最后的结局却是在五行山下度过了悲催的五百年,连囚徒也不如。可见,能够真正成“圣”的人,所拥有的绝对不单单是力量。 第1417章 德才兼备 自古以来,挑选人才都要讲究四个字:德才兼备。 所谓“德”,自然就是品德、品性,在推而广之讲就是功德了;才,就是一个人的办事能力,一个人的力量。德和才,缺一不可。 在通向“武圣”路上,秦朗刻意在这里停留,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根基打得牢靠,也是为了在武圣层次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要成就圣胎,踏入武圣层次,首先就应该明白何为“圣”,这就是秦朗目下所思考的东西。 武明侯成就武圣,那是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这百年来武明侯一直都在暗中护佑华夏民族,甚至还建立了龙蛇部队,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功德了,虽然武明侯未必清楚功德的意义,但是武明侯却能够凭借这一份功德逢凶化吉,顺利踏入武圣层次,然后进入了修真界。虽然武明侯现在没有消息传来,但是秦朗却还是坚信武明侯一定没出事,这是因为一个拥有如此大功德、大气运的人,原本就不该是横死的下场。 如今,轮到秦朗踏入武圣层次了,虽然他的实力已经足够将他推入这个层次了,甚至如果变成是其他人,这个时候恐怕都已经迫不及待地结成圣胎了,但是秦朗却硬生生地停住了脚步,就是为了好好体悟一下天心,弄明白这个“圣”字的真正含义。 如今,秦朗已经明白了问题所在。 圣者,不仅仅应该有与之匹配的实力,还应该有与之匹配的功德。 上古的那些圣人,之所以能够永垂不朽,那都是因为有无与伦比的功德:比如神农氏给人赐予了五谷和草药地用法;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会人利用火煮熟食物;大禹治水…… 这些人之所以为圣人,最主要的就是他们有与之匹配的功德。 明白了问题关键,秦朗便开始思考起相应的对策了。 秦朗觉得自己在藏区得到的功德之力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机缘,是这种机缘推动着秦朗的境界达到大圆满。这种机缘,可与而不可求,不是阻碍秦朗提升境界,而是在推动秦朗以后踏入更高深的境界。 如果没有这一次机缘,如果秦朗强行踏入武圣层次,虽然在一时之间可以实力大增,然而以后的境界提升恐怕就会遇到麻烦了。没有达到大圆满,那么就会为以后的修行留下隐患。 好在,秦朗并未走上岔路,所以还有机会补齐圆满境界。 只是,功德从何而来? 刻意的行善未必会得到功德,这一点秦朗之前就已经明白了。比如那些打着“慈善”旗号的某些组织,虽然他们平常的确也会施舍给穷困者一些金钱上的帮助,但是更多钱被他们挪用去炒房、包二.奶、养情妇等等,或者干脆直接贪污掉了,这些人虽然也在行善,但是有何功德可言? 徳罗活佛没有刻意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佛宗不讲功德,而讲因果,但大道理是一样的。 而对秦朗目前来说,要建立功德,要达到境界圆满,恐怕不是治疗几个病人就能做到了,他还需要更多的功德。 “看来不能光在这里炼丹了,还得赶紧推进之前的计划。” 思考了一阵之后,秦朗已经有了决定。毒宗,原本是不适合建立功德的,不过既然毒药也可以救人,那么毒宗自然也是可以建立功德的。除了将毒药变成救人的药之外,秦朗之前的计划也可以继续推进,那就是整合整个华夏的黑.道,净化白道的人,从而改变黑.道和江湖道在这个社会的格局,改变世人对江湖道和毒宗的看法,这自然也算是一种功德了。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