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我们厂报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我能不能采访你一下?” “采访我,采访我什么?”汪盈有些不解。 李佳说:“就是你对这次厂里整顿子弟学校的政策有什么看法,现在国家在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是优胜劣汰,你认为子弟学校的整顿是否需要贯彻这样的精神?” 汪盈说:“那是当然的!优胜劣汰嘛,不管做哪方面的工作,都是应当如此的。我跟你说,子弟小学有些老师,工作真的很不负责任,就比如刚才在会上撒泼的那个赵静静……” “汪师傅,我们对事不对人……”李佳打断了汪盈的发挥,继续说道:“对于厂里采用经济手段来进行治理,你是怎么看的?” “我觉得非常必要!” “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并且引发他们的反弹,你觉得厂里是否应当对他们妥协。” “这怎么能妥协呢!这是不正之风,厂里应当坚决予以打击。” “可是,像赵老师这样的人,也是厂里的正式职工,厂里不合适打击吧?” “怎么就不合适了?正式职工又怎么样?现在不讲铁饭碗了。不好好工作的人,就应该下岗、开除。” “我听说赵老师很能闹的……” “闹?怕什么,咱们国家是讲法律的,敢闹就直接抓起来拘留好了!” “对对,你说得太对了。” 小记者抱着采访本,找其他职工采访去了。汪盈觉得神情气爽,得意洋洋地向会场外走。等走出了会场,来到太阳底下,她才觉得似乎哪里有点不对。 咦,到底是哪不对呢? 第94章 没人帮你说话了 汪盈等人的谈话当天就在厂报上刊登出来了,旁边还配了编者按,对汪盈等人的观点大加赞赏,声称市场经济就是要讲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国企也不是铁饭碗,对于尸位素餐的人,应当下岗、开除…… 工人和干部们都是识字的,厂报送到各车间、科室,马上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因为涉及到的是子弟学校的事情,与大多数职工都有关系,所以大家都对此事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许多人都认为汪盈等人的意见非常中肯,但也有一些敏感的人,从中发现了蹊跷。 “咦,这种话怎么会出在汪盈嘴里呢?”明眼人诧异道。 “出在她嘴里不是正常的吗?她多能闹啊,你不知道她在子弟小学闹过多少次吗?”有知情人不以为然地说。 “我正是因为知道她能闹,所以才奇怪呢。你想想看,她说人家尸位素餐,她自己又好到哪去了?这一次是整顿子弟学校,如果下一次厂里要整顿车间,你猜第一个中枪的会是谁?” “……我艹,厂里这一手太阴了!” “这是把她拉出来的屎再塞回她嘴里去啊,不带这样恶心人的好不好?” “不过,我觉得厂里也不一定能够得逞,这个娘们我是了解的,就算她亲口说过这样的话,等厂里整到她头上的时候,她肯定还是会闹的。” “闹就闹呗,厂里整顿子弟学校的时候她不吭声,下回整顿别的单位,她还是不吭声,等整到她头上的时候,还有人为她吭声吗?” “哈哈,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好了。” 这样的议论,一时半会还没有传到汪盈的耳朵里去。有些平日里看起来与汪盈关系不错的人,也不会去提醒她这一点。大多数职工都是讲道理的,对于汪盈这种无理闹三分的人,大家并不认同。每一次大家辛辛苦苦做了工作,反而没有她这个只会卖嘴皮子的人拿的奖金多,谁不烦她?谁又不盼着她被人打脸呢? 子弟学校那边,已经雷厉风行地开始整顿了。厂里请来了两位临河市属中小学的退休校长,又聘了一批退休的教研室主任、年级组长等。这些人拿着周衡给的尚方宝剑,进驻子弟中学和子弟小学,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所有教职工进行评估,内容涉及到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 一名教师的水平如何,其他人很难判断,但同行却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大家都是教同一门课的,教学里的那点事情,谁会不了解呢?那些从校外聘来的教研室主任,个个都是资深教师,随便搞一个考核方法出来,就能够让那些混日子的南郭先生们原形毕露。 “我不参加考核!我在子弟小学都教了20年语文了,凭什么还要再考核一遍!” 赵静静最先爆发了。在厂里的会议上,她不敢犯众怒,但回到学校,她可就张狂起来了。她把发给她的考核试卷撕了个粉碎,梗着脖子向教研室主任伍淑韵质问道。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能耐,知道如果照着这份卷子去考核,她肯定是要在全校垫底的,届时再想翻盘就困难了,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拒绝这种测试。 伍淑韵是原临河三小的退休教师,在职的时候长期担任三小的语文教研室主任,教学经验丰富,社会经验也不少。面对赵静静的挑衅,她冷冷地说道:“赵老师,考核是厂里提出的要求,子弟小学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哪些老师造成的,我们目前并不清楚。进行这次考核,就是为了发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你如果不参加考核,怎么能够证明你没有问题呢?”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