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夏纪

大夏纪 第135节


历史上曾经十分出名的“世外桃源”,比如说,现在出现在洞天湖区的血蛟坞,都是这一类遗失洞天。
  方云已经回想起来,前世,血蛟坞就是臭名昭著的河盗,为祸一方。
  德州曾经组织了不止一次的围剿,但收效甚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蛟坞的位置十分怪异,隐藏在茫茫洞庭之中,根本就找不到具体位置。
  后来,第三波大夏之风来临,人类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大,德州不得不摒弃陈见,跟血蛟坞言和,让血蛟坞水军正式浮出水面,成为德州一支重要的水上力量。
  直到那个时候,德州方面才得知血蛟坞居然隐藏在遗失洞天之中,难怪屡次围剿,从来就找不到准确目标。
  这一世,方云也没有想到,第一波大夏之风后,血蛟盗就盯上了澧城,差点给澧城带来了灭顶之灾。
  不过,想一想,方云却也明白过来,其实说穿了,还是自己的出现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的结果。
  因为自己,澧城跟前世相比,出现巨大的变化,突显巨大的价值,尤其是种植了充足的粮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山城,这才引起了血蛟盗的窥伺。
  已经弄清楚敌人来自何方,而且也知道了敌人就是那种肆无忌惮,恶贯满盈的河盗之后,方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将敌人无情地抹杀。
  血蛟盗还抓走了澧城许多战士,其中还有梁小颖,这也需要尽快救出来。
  第二日,一大早,按照方云的意见,方玉林亲自带队,带领上百艘渔船,满载着粮食,前去援助德州。
  刘力火和彭洁则召集澧城所有民众,公审武中航等澧城叛徒和被俘虏的血蛟盗。
  群情激昂的澧城民众一致决定,凌迟武中航。
  方云远远地,拿神识扫向澧城广场,看到了激动、愤怒的死难者亲属正围住了武中航,一人一口,生啖其血肉……
  第二三五章 八百里洞庭
  滚滚长江东逝水,烟波浩渺洞庭湖。
  历史上,洞庭湖曾经是华夏最大的淡水湖,内陆湖。
  然而,地理变迁,尤其是泥沙淤积,使洞庭湖区的面积越变越小,规模不再,成为华夏第二大湖泊。
  大夏纪,雨季来临,洞庭湖再度展露峥嵘,真正成为一片浩瀚的湖区。
  湘江、资江、沅水、澧水,四条大河,连同洞庭,在大夏纪雨季暴涨的洪水之中,连通成为一体,滚滚长江流到这儿,形成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泊。
  当方云飞行在茫茫的洞庭之上时,心中不由感叹,大夏雨季的洞庭,其实不应该称之为湖泊了。
  而是应该称之为内陆淡水“地中海”。
  大夏雨季的洞庭湖,汪洋浩阔,湖面风云激荡,波涛汹涌,水气蒸腾,吞没了两边的云、梦二泽,茫茫水色中,平湖一望上连天。
  飞行此时的洞庭湖,让方云真正地感知到了古人诗词之中的那种“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强大气势。
  八百里洞庭,波澜壮阔,气势宏伟。
  八百里洞庭,自古以来,也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道书记载,洞庭君山,乃道教洞天福地之一,在七十二福地之中,排序第十一福地。
  相传,君山湘妃竹就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思念大帝泪洒于竹而留,君山之上,至今还有二妃之墓。
  相传,八百里洞庭还有水中龙宫,大唐书生柳毅就曾经在这跟龙女有过一段广为流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各种各样的传说给灵气十足的洞庭赋予了许多神秘色彩,但历史的真相却淹没在了时空之中。
  谁也分不清,那些传说之中的故事,是不是杜撰或者并不是空穴来风?
  如今,大夏纪来临,灵气回归,一些隐藏在厚重的历史之中的人文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当然,此时此刻,御剑飞行茫茫的八百里洞庭,方云感觉洞庭浩瀚的时候,也着实有些微头疼。
  八百里洞庭太广阔,血蛟坞,还真是不好找!
  要不是有着前世大夏雨季的生存经验,方云还真的会迷失在这水雾茫茫地好似大海之中的湖区。m.hZGj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夏纪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