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限杀业

第165节


好。事实上,家父一向认为成大事者,必须有长远目光,决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若为一时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之危害,即使得了天下,也定不长久。
  纵观前朝史事,我们可以看到,可以马上打江山,却不能马上治江山。治理天下,以文治教化为最重要。而教化百姓之道,则儒家诗礼正属上上之选。故此选拔儒家人才充实朝廷,乃是治理天下的不二之道。人才何觅?自东汉以来,我们汉人之中,就有很多儒学世家。故此若我们宋阀统一天下,则必定大力提拔这些儒学世家,使之充盈朝廷。更会恢复汉朝的良好制度,举孝廉茂才。再划定天下士族品级,令人人各安其位。如此一来,天下自然就能长治久安了。”
  宋师道这番话一出口,陈胜禁不住就笑了。只因为他知道,宋阀这番主张,不但是汉人本位主义,而且还是儒学本位主义。对于师妃暄来说,这番言论定然十分的不入她耳。别说静斋本来就有意捧李世民,即使没有李世民,她们也肯定不会选择宋师道作为扶助对象了。
  果然,立刻就听见外面“秦川”说道:“宋公子,听你这么说,莫非宋阀有意恢复九品中正的制度?这且罢了。自西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族先后进入中原,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早已经和汉人相互融合为一体。但听宋公子这番语言,却似乎有意要排斥汉人之外的各族。这样一来,岂非人为制造隔阂,反成为动乱之源吗?”
  宋师道还未开口回答,旁边的“地剑”宋智冷冷道:“本人宋智。自古以来,中原就是我们汉人的地方。胡人趁我中原大乱,于是乘机入侵,鸠占鹊巢。屠我汉民,灭我正统汉族文化,污染我汉人纯正血统,桩桩件件,罄竹难书。现在我们宽宏大量,也不去和他们算老账了。只有一件,那就是这些胡人,他们从哪里来的,就请他们回哪里去,别再赖在我们汉人的土地上不走,这总不算过分吧?就如强盗闯入某人家里,主人要把强盗赶走,难道不应该?这又怎会是什么动乱之源?”
  李世民眉头微皱,扬声道:“在下李世民。宋二叔的话虽然也有几分道理。但各族自晋朝以来,已经融入中土。和汉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难分彼此。何况各族原本发祥的地方,现在已经是突厥、铁勒、吐谷浑等各族之地,要他们回去,他们又能回去那里呢?所以我认为,一味固执于坚持汉人正统,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只会害苦了天下百姓。故此,若我们李阀有幸取得天下,定会对天下各族一视同仁,更不会按照人的出身而有所歧视。一切唯才是举。”
  那位‘秦川’笑道:“世民公子的说话,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最贴合现实。还请指教详细。”
  李世民向宋师道微微一笑,然后才答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一言以蔽之,就是当年效仿汉高祖的策略,启用黄老之道,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种论调,就是“秦川”所喜欢听的了。他沉声又问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最终依然两世而亡。世民公子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须知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秦川”心中大感满意,正要开口赞好。可是忽然之间,却听见一阵大笑响彻夜空。声音雄浑嘹亮,直震得整座听留阁东南西北四座楼阁的所有窗户,都为之不断格格作响。足见发声者修为深厚,非同小可。
  “秦川”对于今天晚上到来的客人究竟都有哪些,原本已经了如指掌。但在那份名单之上,却似乎并无人能够有如此深厚修为。突然多出这样一位高手,实在祸福难料。秦川当即扬声问道:“请问是哪位朋友?既然发笑,想必定有高见?秦川愿意洗耳恭听。”m.HzGJ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无限杀业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