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泉府知府官方是商量了一番,决定拿出一部分军粮救济民众。 当然了,大唐王朝从来不做归本买卖,这救济粮可不是免费送,而是以工代赈! 要守城肯定是需要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的,比如说城墙加高加厚,在城头修筑可以躲避明军碗口炮的防炮工事。 传统守城作战里,历来都是不会缺少青壮劳动力的帮忙的。 这以工代赈施行后,军粮的消耗是迅速加大,哪怕是后续军方采用了果断措施,直接给钱并强行征用来城内所有粮商的粮食后,依旧是无法阻止军粮的储备迅速减少。 到了现在,已经是没有了办法的王单旭已经是打算对城内有余粮的人家进行强行征粮了。 但是王单旭却是很明白,即便是这样他也无法维持多久,因为城内的粮食储备总归是有限的,不管是军方的存粮还是民间的存粮,还是说官府的存粮,总归是有限的。 而这个上限,顶多不会超过三个月! 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之后,恐怕全城都会彻底缺粮了。 一想到这种恐怖的场景,他就是有些头皮发麻! 如果有足够的粮食,他都还有信心继续守下去,因为守城两月,明军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攻打兴泉府城,但是在自己的抵抗之下,再越来越坚固的城防体系,每一次都是只能扔下一大片的尸体狼狈而逃。 因此从单村的军事角度而言,如果明军不付出至少上万人甚至更多的伤亡,是不可能把兴泉府城给拿下来的。 而至少上万人甚至更多的伤亡,即便是四省督师张岳也得仔细考虑啊,这倒不是说不舍的付出上万人的伤亡,相反,如果可能的话,张岳宁愿牺牲一万多人甚至更多,因为这些士兵在张岳看来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如今他在湖广偌大的地区正在招募众多的士兵,抽调更多的卫所兵,同时还上折子,请求朝廷调南直隶、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兵力增援。 这士兵,他手里有的是,给他一个月功夫,他就能够再凑出两三万人来。 但是这些士兵在张岳看来是可以牺牲的炮灰,但是对于前线的明军将领以及炮灰士兵本身来说却不是这样啊。 对于士兵而言,自然是自己的小命最重要,让我们去送死,想得美。 对于将领们而言,这些士兵,尤其是他们的嫡系亲兵、募兵,那可都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基石,可以打败仗,但是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士兵都死光了。 如果为了打下兴泉府就把自己手头下的士兵都死光了,张岳他自然是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但是他们自个可就成为光杆司令了,并且用屁股想都知道张岳是绝对不可能再给他们新兵让他们带兵的。 兵为将有,现在张岳招募的士兵可都是张岳的张家军,可和兴泉府城下的一票卫所军将领们没啥关系。 所以即便是张岳想要干脆一点付出上万人的代价进行强攻,但是也是得不到前线将领们的支持,要不然的话,明军早就发起总攻了,也不用玩围城。 围城多好啊,自己不用死人直接就把伪唐贼军饿死了,然后白得一个收复兴泉府城的功劳,他们这么想也的确没错,现在城内的王单旭的确是被围城围的很狼狈。 兴泉府城这边是老样子,王单旭他们无法突围,明军也是不强攻,而后续的变数,只能是看第二军之方希同亲自率领的四千多部队以及从桂林北上,由陈科桥率领部队的表现了。 贵州那边的战事也是深深的刺激了李轩,看着地图上陷入围困的兴泉府,李轩就是觉得,这造反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也是越来越难了。 早在黄竹山时代,甚至是占领了正泰县的时代,他都是没有觉得比现在更难,相反还要更容易一些。 在占领了三省地盘,拥兵十万后,李轩发现自己的实力壮大了,但是这地盘多了,兵力多了,打起仗来反而是更加艰难了。 最后他想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自己不够牛逼,也不是明军很牛逼,而是因为自己的军队还不够多。 湖广明军那边一过来就是六七万人,而贵州方向的第二军正规军不过五六千,守备军万人,这打起来兵力处于极大的劣势,这不吃亏此时怪事啊! 军队不够多就继续扩军,但是扩军也是困难重重啊! 不提其他的扩军计划,仅仅是一个第五步兵旅就是让他操碎了心。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