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 秋日红枫摇曳。 大理国皇城脚下,国泰民安。 今日,是新帝登基大典的好日子。 一众大理子民早早聚集在皇城东墙边,纷纷整齐地靠街而立,来迎接新帝的加冕游行队伍。 大理民风开放,每当有帝王加冕,都需要脸戴黄金面具,象征与日月同辉,乘坐龙撵绕着主城大街游行一圈,祈求风调雨顺。 人群激动地惊呼一声,有人带头兴奋地喊起来。 “新帝来了!” 一座恢宏大气的轿撵,从永安大街南面,稳稳当当地前行。 秋风吹拂起帘子,露出缀有金冠的鬓发。 人群中,有个娃娃看呆了。 “阿妈,为什么陛下是个大姐姐?” “天佑大理!”众人一阵哗然,整齐划一地高高扬起手掌,匍匐跪拜。 好奇的娃娃也被母亲摁下头,紧紧叩在青石板上,狐疑地抬眼努力去张望。 “阿妈,陛下看我了!”娃娃兴奋地呼出声。 帘子飞起时,轿撵中盛装打扮的女子侧脸瞧了瞧街边好动调皮的娃娃,多看了一会。 “闭嘴!做啥子哦,要死嘞!小心神仙把你招子劈瞎!”母亲低喝一声,随后娃娃乖乖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右侧为尊,轿撵右侧,一位月牙白国师服的青年,广袖凌风,不紧不慢地走着,带引轿撵前行。 众人纷纷虔诚地望着高高在上的国师,眼中充满崇拜和敬畏。 “天佑陛下!天佑国师!佑我大理!” 整齐划一的高呼声,一浪赛过一浪,余音缠绕,层层叠叠地蔓延开去。 大理皇城,繁荣似锦! 风停了,红枫也停滞在凌空,不再随风摇摆。 轿撵队伍依旧有条不紊地围着永安大街行进。 唐百衣透过面前细密垂下的金玉珠帘,望着侧方君宁卿的白衣背影,有点恍惚。 自己,被君宁卿和沐珩架上了皇位。 这一切,都是筹谋好的。 唐百衣耳边充斥着人潮兴奋激动的呼声,以及各种喜庆的高喝,深吸一口气。 荒唐。 荒谬至极。 自己当初怎么就会觉得,沐珩跟着自己南下来大理,当真只是为了跟随。自己也不想想,颐国朝堂里,没有殷北离,可能么。 颐国大军,早就跟在沐珩身后,南下压到大理边境。 只是自己消息闭塞,被沐珩完全蒙在鼓里。 而君宁卿,唐百衣内心突然有点无力。 君宁卿他,确实护国,但忠君就十分勉强。他忠于大理,忠于整个南国江山,而不是那一个帝王。 他以至高无上的国师身份,利用天命启奏,借助真龙气运的昭示,将自己扶上帝位,也实属无奈之举。 君宁卿,护住了大理,扶正了唐百衣,也成功让颐国退兵。 整个大理皇城弥漫着一股欢腾的气氛,挨家挨户点亮明烛,庆祝女帝的登基。 在大理子民看来,能同中原一般拥有一位天启选中的女帝,也是一件幸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条件虔诚地信奉国师,在他们眼中,能通天知运的国师,远胜过帝王。 一年后。 颐国京城。 唐百衣结束了一年繁杂冗长的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