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宝 高丽遣使走海路,已在登州登陆,表奏先送至东京。 郭绍观之,乃工整的汉字写成。先是自称高丽的礼乐、衣冠皆尊唐风,与中原同。听说中原皇帝击败辽国甚是高兴,上表恭贺。然后大段骂辽国,一句“禽兽之国”给郭绍印象最深。 这些骂词若是传到契丹皇室,却不知萧思温等人作何感想。 前期朝廷主动派人联络高丽,本是尝试让高丽在辽国腹背夹击。不过此时的效率实在太慢了,等周军已经攻占幽云,高丽才刚刚与大周顺利结交。 因高丽使者登岸,朝中官员预备皇帝问及高丽诸事,一时间很多人议论高丽。 八卦不分古今,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不是高丽的一系列国策方略、抑或风土人情……郭绍最先听到的是一个八卦:高丽国主王昭的王后、是他的亲妹妹。 国王和王后的父亲都是高丽太祖王建,王后是公主、随其母皇甫氏姓,乃同父异母的亲兄妹。这样也可以? 郭绍听了很好奇,莫论在这个时代,便是现代兄妹结婚也不行。不过他很快想到了后世某国的电视剧,一下子便恍然大悟。 ……宣仁三年年底,高丽使者朝见,进贡稀世宝剑一把。 宦官将宝剑搬到养德殿,因是珍奇之物,十分小心翼翼。当是时,礼部侍郎卢多逊也刚接待完高丽使臣,前来觐见。 不料郭绍对宝剑毫无兴趣,他正在把玩着军器监刚送来的一枝火绳枪,而对宝剑一眼都没瞧。 这火铳做得非常精细,铳尾以上好的木料镶嵌,上面还雕琢着鎏金祥云花纹;枪管平直光滑,上面抹着黄油,内外都精心打磨光滑,里面是用锥子钻磨平整。 草木灰泡制过的火绳,击发装置的机关和簧片是用黄铜锻制,照样做得十分精细巧妙。 此物因是送给皇帝的东西,比较注重装饰,简直如同艺术品一样。不过成批制造的火铳肯定没这么精致,不然成本太高了。 郭绍看到这东西简直是爱不释手,什么宝剑根本无法再引起他的兴趣,就算那什么宝剑真能削铁如泥,它还是一把刀而已,而且只是稀有之物无法大量复制。 他注意到火铳底部用的螺纹连接……大概制作方法是用木头刻出螺纹,再做砂型铸造铁芯,然后锻制尾部。这种构造便于拆卸枪管,清洗残渣。 桌子上还有一叠江宁府奏报的卷宗,新海船已大致完工,一共三艘。郭绍已下旨让江宁船坊海试后,把海船调到登州(山东);侍卫司水军派一些将士接手海船,明年高丽使臣回国,便可用这几艘海船送他们回去。另下旨工部派人到登州新建一个港口。 卢多逊看了一眼被搁在桌案上的高丽宝剑,躬身道:“陛下,高丽国似乎盛产宝剑。” 郭绍抬起头道:“哦?朕未曾听过。” 卢多逊道:“他们曾进贡辽国,送的也是宝剑。” 郭绍听罢知道卢多逊是话里有话,想借物发挥。便把火绳枪放下,饶有兴致地听着。 卢多逊继续道:“不过后来辽国把渤海国灭了,高丽便与辽国关系恶化。此因高丽国图谋渤海国久矣,并迁徙人口经营西京(平壤);不料辽国先下手,尽吞渤海国之地。辽国强大,高丽欲得渤海国旧地愈难,故愤恨契丹。” 郭绍点头道:“原来如此。” 当此时,辽国在幽州战败,丢失了幽云大片土地,但实力仍旧很大;有高丽在其腹背牵制,也有好处。 卢多逊道:“此番高丽国派使者来,请我朝出兵收复营州,共同合击契丹。以臣之见,高丽见辽军战败,再度窥欲渤海旧地,仍有野心矣。” 郭绍听到野心,又把玩着手里的火器,瞧了一眼桌案上摆着的海船资料卷宗,不仅露出了笑意:“各国国主意求自强,有进取之心无可厚非。 不过朝廷最近无意兴兵与辽国再战,卢侍郎可回复高丽国使臣,此事容后再议。” 卢多逊抱拳道:“臣遵旨。” 郭绍转身瞧了一番墙壁上挂的一副简略大图。最近因高丽使臣到京,他对高丽国的处境也有一些个人的理解。 这块地方在古代早期比较有空间,越到后面处境会越不妙。 隋唐之交时,高句丽是比较强盛的国家,肯定因为对隋唐边境已经有威胁,隋朝唐朝才会不惜动员大军几度讨伐。 但是唐朝以后,契丹崛起东北,一直威胁中原北方的草原力量也在冬移。不仅威胁中原,也在压缩高丽的空间。他们从此时起,面对的不仅是中原王朝,游牧民族也将成威胁他们生存的重要因素。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