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宽推广棉花种植的时候,可是给过李世民机会的。 不过当初李世民没有看上这么一个小作坊。 “肯定是能够挣钱的,并且楚王殿下不仅是把大唐的竞争对手教训了一轮,听说还安排人把棉布运输到倭国和南洋各处,估计等到明年的时候,全天下的棉布铺子都要活不下去了。” “没那么夸张,一些偏僻的地方,人家压根就不知道外面还有棉布这个东西。不过,宽儿要是能够把棉布卖到海外去,倒是解决了河东道继续扩大棉花种植的棉布消耗问题了。” 河东道大片大片的草原,李宽都准备把它改造成棉田。 这就意味着到时候大唐的棉花产量还会继续上升。 如果不扩大市场,那么到时候大家肯定会拼价格战,搞得谁也挣不到钱。 李世民自然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听说大食人在西洋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麻布生意,甚至连南洋一些地方都有大食人的麻布商人出没;这一次我们大唐的棉布如果能够直接打败那些麻布商家,那么对于我们扩大南洋的影响力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所谓的影响力,有的时候就是我说的话,我的东西,能够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 就像是后世的北欧国家,虽然非常富裕,但是影响力非常有限。 但是一些贫穷的国家,凭借着拥有其他特殊武器,在国际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如今我们大唐的海商数量不少,每年给朝廷贡献了不少赋税,百骑司也可以考虑往海外安排一些探子,及时把握情况。与此同时,水师也到了扩大规模的时候,这可是保证我们海贸赋税收入的强有力武器。” 做了越久的帝王,就越能感受到充裕的财政收入带来的好处。 这也是李世民默许李宽不断提升商人和匠人在大唐的社会地位的重要原因。 “陛下请放心,百骑司已经在蒲罗中设立了一个据点,每个月都有定期的消息送回来;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往西建立新的据点,把天竺和大食的情况也给搞清楚。” 李忠做事,一向很是靠谱。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李世民身边担任这么久的百骑司统领。 “上次看《大唐日报》,上面有一个版面是专门介绍海外人文风光,说那天竺居然也有几千万人,这可不是一个小国。最夸张的是,报纸上居然还说那里家家户户都喜欢储存黄金,每座庙宇里头都有镀金佛像。百骑司一定要多安排人手去天竺那边,搞清楚情况,被到时候被报社的一帮写手给比下去了。” 李世民对于李忠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百骑司在海外的发展比较慢,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正常的中原王朝,帝王对海外的事情都不关心,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只要管好自己面前的这摊事情就够了。 但是李世民不一样,受到李宽的影响,以及海贸带来的巨大利益,他对海外的事情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在他的御桌上面,一个特制的地球仪就放在桌面,李世民几乎每天都要研究一番。 “这一次楚王殿下安排人手往海外贩卖棉布,准备将棉布作为我们大唐新的一个出口利器,属下倒是觉得这是百骑司发展海外势力的大好机会。只要专门成立一个贸易队伍,里面九成的人员都是正常的商人和伙计,但是夹杂一成我们百骑司的人员。以棉布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品质,不用几年,一定能够彻底占领海外市场,到时候我们百骑司的力量,自然而然的就发展到世界各地去了。” 李忠的这个提议,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虽然李世民也知道李宽让市舶都督府定下了一条规矩,所有出海的棉布都需要市舶司的同意。 但是百骑司要做事,还有人会去拦吗? 这既可以解决百骑司的经费问题,又能解决情报收集问题。 李世民觉得大有可为。 “李忠,百骑司不仅可以通过在海外发展贸易来收集情报,还可以跟西北贸易一样,组建其他的贸易队伍,甚至是跟那个顺风镖局一样,成立一家新的镖局,专门给各个商家保驾护航,可以很方便的收集边疆各处的情报。”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导致了大唐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商业组织。 说他们是国有企业吧,户部管不了他们。 说他们是皇家企业吧,名义上又没有什么关联。 但是偏偏人家能够在大唐各地通行无阻,成为大唐有数的几个商业组织。 “属下立马就去安排!” 这明显是扩大百骑司影响力的事情,李忠自然兴高采烈的去执行了。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