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组突然造访,他才知道是那位为自己打开思路的馋嘴游客帮了大忙。 原来那位记者回省城后,时常向同事和亲友们讲起西岭村。省城距k市并不十分远,同事和亲友们于是慕名而来,恰好给刚开张的食堂捧了场。当听说省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档美食节目时,那位记者又向相熟的节目策划人极力推荐,栏目组因此才来到西岭村的地面。 从这一点来看,那位记者虽非有意帮助西岭村脱困,却也完全可以算作西岭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若非他的出现,或许西岭村的命运不会那么快改变。 或许,冬柏的命运也不会那么快改变。 西岭农家食堂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外人盯上了这块商业气息尚不浓郁的隐秘之地。 深秋时节,几个商界精英模样的人来到西岭村,以优渥的条件在村子最远端租下一处小院。 不到半个月,小院便焕然一新。 起先村民们以为小院是用来住的,就像市里人的乡间别墅,后来慢慢发现,小院常有宾客来往,还常向村里大批量订购蔬菜和粗粮;再后来,小院开始雇村民帮厨、做服务员,村民们才终于醒悟——这原来是个吃饭的地方。 一些村民就有了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在抢农家食堂的生意。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自己的敌意有些多余,因为小院似乎只对特定的人开放,一般的游客或食客根本进不去。 如此一来,小院非但没有影响到农家食堂,反而通过房租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而订购蔬菜粮食、雇佣帮工,则给更多村民带来了实惠。 于是村民们对小院又开始喜欢起来。 只是有一点他们不太明白——小院既然是个吃饭的地方,为什么不挂个牌匾呢?又为什么只对有限的人开放呢? 一位正在小院当服务员的妇女很快揭晓了答案:那小院算是一位企业老总的私人接待处,那些宾客皆有头有脸,其中大部分是政府高官。 村民们哄笑,说大官儿们不在市里下馆子,却跑到这犄角旮旯来忆苦思甜。 那妇女撇撇嘴:“人家哪能光吃咱地里的这些东西?咱这东西就是个点缀,人家那好东西多得是!随便一瓶酒,就够你挣十年的!” 村民们于是义愤填膺起来,说怪不得不让一般人进,原来是偷着搞腐败。 “你们可别往外传,要是被那些人听见,该不让我在那儿干了。”那妇女说。 可没过多久,这个秘密便传到了冬柏的耳朵里。 其实,自打小院开门纳客,他就对这个场所的性质有所怀疑,那些风言风语不过是验证了他的猜想。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