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这是男配啊!是不是忘记了?” 奥斯蒙德也不做解释,摆出一副无赖甲方的嘴脸:“没问题,对方就叫匿名。” 明显听着就有问题吧... 乔迪示意他照做就行,没准这又是个什么营销小诀窍,故意在男配名字上写个匿名,勾起媒体的好奇心。 对方不是导演工会成员,也不受导演工会规则约束,随他怎么搞吧。 乔迪已经逐渐理解一切,接下来无论奥斯蒙德做什么,他都不会惊讶了。 只是第二天,当他看到《纽约时报》为了挽尊而发出的、言语缓和了不少、客观公正了许多的名为“米高梅收购案”、“联美遗作”和“库布里克力荐”的文章时,还是忍不住狠狠抽了抽嘴角。 得亏《电影评论》是杂志,做不到每天出版,不然它那边又得为了挽尊稍微骂一骂奥斯蒙德。你们几个就这么没完没了持续给免费热度到电影上映的那一天吧。 更糟糕的是,业内既没有得到“米高梅”泄露情报,也没有得到库布里克影评的其它报纸杂志,随机选择了一方阵营加入,开始发表了自己或激进或中立理智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奥斯蒙德已经收获了两批数量不菲的影迷: 将斯坦利·库布里克奉为神明的库布里克死忠粉,为了他老人家一句推荐,不管什么电影都一定会去看的影迷。 与不明所以,被各大报纸上频频提起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的“米高梅”、“联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学生电影”勾起好奇心的普通读者。 乔迪瘫倒在椅上,思索着,如果是米高梅的宣传部门以80万成本来进行宣发的话,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效果,大概能够为电影争取到这么多的影迷。 但他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到目前为止可是一分未花。 果然在好莱坞,创意非常重要,人脉也非常重要。 奥斯蒙德设计的这些宣传,主要还是离不开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一页纸。 第三天,乔迪脸上的表情愈发狰狞。 本应该为奥斯卡金像奖宣发奔走的马丁·斯科塞斯也效仿库布里克发了一条影评,不过是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 他同样为《多格板箱》背书,声称这部电影创意非凡,恐怖氛围极佳,绝对值得观赏。影评内容几乎就是对库布里克那条内容的同义词替换...简单到仿佛单纯为了印证他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师生关系一样。 《愤怒的公牛》助力马丁·斯科塞斯取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他的这一句影评不知道是在蹭奥斯蒙德热度还是让奥斯蒙德蹭他的热度。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