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烈六年九月十四 南京紫禁城,谨身殿 大朝会正在进行,数百文武在大殿两侧依次排开,往南数百步,新的奉天殿已经开始建造。 年初,向来吝啬的朱由榔终于从内帑里拿出了二十四万元,重建奉天殿,预计在光烈七年年中能够完工。 大臣们都能体会得出,这是一种象征,大概等奉天殿完工,并重新使用之时,北伐就已经功成了。 这就像一个倒计时,在无言催促这将帅和大臣们。 大殿之上,朱由榔琉冕玄服,巍巍端坐。 峨冠博带的首辅瞿式耜,从原本跪坐的席子上站立起来,朱由榔即位后,重新修改了朝会礼制,此时的朝会和汉唐时期比较相像,大臣都有席位,君臣相对而坐。 瞿式耜今年已经六十岁了,须发斑白,但今日却格外精神矍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在宽阔的大殿中,众目睽睽之下,举起笏板,郑重其事,朗声对朱由榔道 “臣,瞿式耜,有本奏!” 朱由榔早已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朝着中书舍人章瑜颔首。 内朝制度改革后,原本由司礼监承担的部分职责,被拨分给了中书科。 “首辅请言。” “臣以为,经三载积蓄,我朝军力、财力以足盈余,请征中原,北复河山,还师顺天!” 此言一出,众文武纷纷附议 “请征中原,北复河山,还师顺天!” …… 听着数百人的一同附议,整个大殿都回荡着声音,朱由榔心中激荡,终于缓缓开口 “准!” ------------------------------------- 紫禁城坤宁宫里,已经五岁的皇长子朱慈煊被自家母后套上了个小包袱,里面是四本小学教科书。 今天,大明的皇长子要入学了。 而学校也和许多人猜测的一样,上元一小。 到了光烈六年,整个大明的官办小学已经突破一千五百所,在大明所管辖的每个县,都至少有一所。 入学人数超过四十五万,而且就在今年,第一批近五万名学生已经毕业。 这倒是大大缓解了各个学校在教师资源上的压力。 随着朱由榔在各个方面的改革推行,对于老百姓而言,最显着的变化就是,读书人越来越吃香了。 无论是企业里的账房、会计,还是兵学苑的学员,市舶司的文吏,还有小学里的教师。 只要你识字,能写会算,有的是机会。 反倒是人们对于科举的热衷,大大下降。 对此,《宁报》甚至还派人统计,写了一份新闻报告,刊登在版面上,引起广泛讨论。他们派人统计了光烈六年常州府考中秀才中的两百人,其中只有不到四成,愿意继续考举人,其余六成都表示,愿意直接去官府、小学或者是行社、公司就职。 最终体现就是,朱由榔和王芷发现,各地的小学除了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以外,居然还招来了一批额外的学生。 许多成年人也主动要求希望能够进小学学习两年,可这小学是面对少年人口开设的,这很让各地督学衙门为难。 甚至还出现了贿赂教师入学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这年头,只要能写会算,很容易就能在官府或者行社企业里捞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即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