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第353节


想看看作品,结果他剪了一集还没播出的给我看。这片子叫《杨家将》,我和王导觉得非常好。

    不出意外,我们就是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这五位导演。”

    王扶林接道:“等剧本完成后,我们会反复讨论,主要人员都要参加。选角方面,呃,比预计大大提前,我准备在春节后开个学习班。”

    “又开学习班啊?圆明园可得买票了。”

    “……”

    王导瞪了某人一眼,继续道:“在座的几位编剧,创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也要随时提出随时解决。”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举手,道:“我有一个。曹丕篡汉立魏后,刘备也在蜀中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三国演义》符合史料,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刘备一方以正统自居,自称为汉,魏、吴两方称其为蜀。但我们后人研究,一向说三国魏蜀吴,没有魏汉吴的叫法,顶多是蜀汉。

    而民间认知里,也是魏蜀吴。

    如果诸葛亮忽然来一句,我汉国怎么样……这个,这个应该怎么协调?”

    问题一出,在座议论纷纷,兴致盎然。

    哪怕不太懂的也参与其中,一个优秀团队在一起创作,这个过程太吸引人了。

    现场有几位专家,跟王导商量半天,道:“魏蜀吴三国,根深蒂固,不好挑战群众习惯,还是遵照大众认知。”

    “但史料什么样,我们也有义务普及……”

    许非突然插了一句,“我提议效仿《红楼梦》,在每集后面播出小讲座,告诉观众这样拍的用意。”

    顿了顿,又强调:“也能避免某些批评。”

    王扶林和任大惠对视一眼,“可以考虑!”

    跟着又有一位编剧道:“《三国演义》重武打,武将单挑非常多,我们是一笔带过,还是详细描写?”

    “这个么……”

    王扶林思索片刻,道:“其实小组也研究过,觉得不要以武打为主,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的风格古朴厚重,不能走香港那种路子,或者弄的凶神恶煞血肉横飞。可以借鉴戏曲,武戏文唱。”

    所谓武戏文唱,是京剧里的说法。不仅仅耍动作,要把唱词、表情、气氛烘托融入进去,注重人物刻画。

    “……”

    众人又议论,在座的蔡晓晴、沈好放、孙光明三位,都没拍过正经武打片,谁也不懂。但香港电影都晓得,飞天遁地嘛,确实跟风格不符。

    “我觉得可以。”

    “嗯,可以。”

    就在大家纷纷点头时,许老师不禁叹了口气,“反对!”

    第361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

    一片附和声中,这两个字格外清晰。

    不得不说,早期的影视工作者真是虚怀若谷,听取意见。像陈大导,拍《霸王别姬》的时候也是虚怀若谷,后来就听不进人话了。

    王扶林不用看就晓得是谁,道:“小许,说说你的看法。”

    “呃,这个挺长……”

    许非理了理思路,道:“《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度非常广,老百姓喜闻乐见。但你问他们,有几个把原著完整看一遍的?

    肯定很少。都是通过连环画、京剧、评书、民间故事这些形式了解,因为原著有阅读门槛,看不懂。

    鲁迅评红楼讲过一段:‘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

    三国也一样。

    知识分子喜欢它的艺术价值,纵横捭阖,政治层次。那还有些人喜欢什么呢?

    很简单。桃园结义,征战沙场,关二爷斩颜良诛文丑,赵子龙血战长坂坡,三英战吕布!

    他们喜欢的就是这股英雄气,就是这股勇武!结果咱们把它一笔带过,那还叫三国么?

    其次是观影感受。

    书中武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演员、造型、人物塑造做的再好,就像关公捋着胡子威风凛凛,结果一出招笨手笨脚,这叫什么?光说不练!

    所以我强调一个事情,勇武之气,是三国很重要的一项魅力。

    我们可以说,现在条件有限,达不到原著描写的精彩,我们尽量去做。但如果从最开始的调子上就轻视了,弱化了,这是灭自己的心气。

M.hZGj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从1983开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