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1291章


了庄建业同志。”

    总部首长哦了一声:“影响最大的还是他,具体的还是让庄建业自己处理吧。”

    说完总部首长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然后迈开步子走出了指挥所……

    与此同时,位于阿布扎比近郊的阿卜杜拉亲王的行宫内,庄建业斜靠在沙发上,看着某西方国家电视节目上,那个身材挺拔,面容俊朗头衔标着“著名航空专家,资深媒体撰稿人—石可夫”的老熟人。

    脸皮抽动了两下旋即拿起旁边的那份《叉叉叉航空评论》,大略的扫了两眼,总有种日了狗的感觉。

    白天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fc—21战斗机可是露了大脸的,结果他这边刚刚把fc—21战斗机的知名度打开,石军主办的《叉叉叉航空评论》,就把fc—21战斗机做为主要对象,推出一份专刊。

    从里到外几乎是fc—21战斗机扒了个干干净净。

    没办法相较于其他人看fc—21战斗机云里雾里,石军这个曾经永宏厂的主要领导,被老一辈给予厚望的年轻航空专家,对这个机型却一点都不陌生。

    原因很简单,想当初永宏厂承接总部舰载机项目的时候,可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推出了几个不同的子型号,从中优中选优,确定最终的舰载机方案。

    其中一个是单发的轻型战斗机方案;另一个则是双发的中型机方案。

    当时海军倾向于双发方案,认为双发中型机安全性更高,更适合海上的恶劣环境;但总部则中意与单发的轻型机,原因也很实际,那就是单发轻型机的综合成本更低。

    永宏厂作为主要研制单位两边都得罪不起,那就干脆将两个方案都做出来,然后进行风洞测试,最后专家论证时让上级自己决定。

    就这样永宏厂当时做的舰载机不是一套方案,而是两套方案。

    只不过庄建业当时参与的是第一套的轻型战斗机方案,后面的双发中型机由于种种变故被调离岗位没参与上。

    但石军却因为领导的赏识,可是对两个方案都有涉猎,甚至后来由他单独支持双发中型机的设计和论证。

    不过随着舰载机项目的下马,无论是那个方案最后都成为所谓的“技术储备”,并随着腾飞集团并购永宏厂,一并接收了这个机型的初始设计与理论数据。

    其中最为成熟的单发轻型战斗机,最终发展成为歼教—7max,成为中国腾飞手中轻型战斗机的代表作。

    而另一个双发型虽然成熟度较低,但却有着极强的潜力,被中国腾飞作为中型战斗机的平台给保留了下来。

    只不过这款机型并没有如歼教—7max一样直接推向市场,而是以验证机的方式继续进行打磨。

    这便是中国腾飞手上“真龙”系列验证机的由来。

    从真龙1到真龙2,内外的气动布局做了深刻的改进和调整,但这些东西糊弄糊弄外行还可以,对于石军这种曾经参与过两型作舰载机设计和初期论证的资深航空从技术工作者来说,就如同看皇帝新装的那位小男孩,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只不过这样一来,就让好不容易打开局面的庄建业有些被动了,底裤都被人扒光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赤条条的就这么狂奔下去吧?

M.HzGj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