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仁看了看皇帝,欲言又止的点了点头。 刚欲离开,他听到天子说:“有什么话就说。” “微臣失态。微臣是观陛下面容有些疲惫,所以就在犹豫是否要自作主张。” “怎么了?什么事?” “是新任新疆巡抚,王宪王大人到了,他递了条子请见。” “喔。”朱厚照本想起身,但是浑身确实有些不得劲,“就这样吧,朕不起来了。你让他进来。” “陛下,要不……还是让他等会儿?” “让他进来吧。人都到了,让一个六十出头的老人等那么久干什么?快点儿的。” 何廷仁微微动容。 天子是九五之尊,能说出这番话很是不易。 “是。” 话说这王宪一个多月前就接到调令了,但是这家伙拖了点时间,非要说河南灾情未缓,他不放心马上就走。 这个朱厚照也只能理解, 这个年代的风气就是这样,不比后来的组织性、政治性,那是必须行动听指挥。现在呢,这些个文人儒士都要展现一下自己的爱民之心,不然道德水准体现在什么地方? 因而朱厚照也是入乡随俗,左右为的是老百姓,新疆倒也没急切到那个份上。 不多时, 一个头发花白,但腿脚还算欢快的人快步低头走了进来,他先寻找了一下,看到天子的躺椅这才迅速靠近, “臣新任新疆巡抚王宪恭请圣安。” “朕安。平身吧。” “谢皇上。” 王宪低着脑袋站起来,他用余光瞧了一眼皇上,见到了皇上精神不济,不仅如此,就是听语气也觉得不算上佳状态。 “皇上日夜操劳,万望保重龙体。” “朕没事,累么,谁都会累。维纲(王宪字),河南的情况如何?” “回皇上的话,一切赈灾事宜臣以遵照朝廷旨意样样落实,王阁老也曾亲至督办。现在赈灾粮是在日夜运往灾区,比初期时的混乱是要好多了。而且天气转暖,灾民不必再受苦寒之熬。总体来说,每日饿死的人数大幅下降。 但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各地官府都在全力保障百姓春耕,目前压力仍大,需得夏收之后,百姓方能养活自己。” “那这段时间……” “陛下放心,两百万石赈灾粮臣都已妥善安排了。” 朱厚照嘀咕了,“你王维纲的名声朕相信,不过胥吏之流多行贪墨,锦衣卫还是要去查探一番,免得朝廷以为自己做了好事,结果却肥了硕鼠。” “陛下说的也是正理。”王宪赞同道。 他是弘治三年的进士,六十多的年纪,经历过两代帝王,各种各样的官职做了不少。 对于当今的正德皇帝,他是顶顶膜拜的,不说别的,实际成绩在这摆着呢。 弘治皇帝也治国十八年,正德十八年的时候那是什么气象? 所以言谈举止之间,他是极尽恭敬。 “新疆的事情,你怎么看?” 王宪说:“微臣想得不算数的,陛下说了的才算数。” 朱厚照哈哈大笑,“你这是偷懒了哇。” “陛下莫怪,臣今日便是来请陛下训示的,身为臣子,总是要遵照君主之意而行。” “就两样事。”朱厚照伸出手指,“第一,继续推广棉花种植,新疆的棉花都是少府统一购入的,有了产业收入百姓就有了营生,所以不管那里有多少民族混居,乱的话,你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 第二,新疆边防区已经设立了,两个军,六万人。你虽管不到那里的军务,但军饷粮草都是过你的手的,所以实际上还是需要你和韩十二郎做好协调。总之一句话,替朕看好新疆。” 王宪心思微转,已然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就是说新疆军区的情况,你也要给我稍微关心关心,不是要你管,但情况你得知道。 “微臣明白。那么哈萨克汗国和边疆其他汗国的一应外务,不知皇上可有训示?” 朱厚照脱口而出,“所以说叫你与韩十二郎做好协调,你们一个管打仗,一个掌后勤,通力合作吧。 除非是决定是不是要对周遭汗国用兵这样的大事,其他的你们两个商量着定。 总之一句话,不要给朕丢人,不要给大明丢人。哪怕有些小摩擦也不要怕,朕没有给出兵马不可进他国的禁令,听说哈萨克汗国现在正在内乱,若是战乱危害到新疆,你要做出反应。 朕讨厌所有的战事都发生在我们的地界内。” 王宪皱眉,“臣也听说哈萨克汗国正在内乱,当此之时不应是我绝佳的良机么?平灭哈萨克,将新土地纳入我大明版图,正合陛下一代圣君的威名!臣愿为陛下立下此功!”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