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承接的是永乐年间的郑和宝船,使用的是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 硬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以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而简单的算数就知道,6万人至少需要50艘这样的巨舰。 但没关系,永乐年间郑和船队都有200多艘大小舰船,更别提大明现在财大气粗了, 兵部也不多烦,一道命令下去,除了已经被开到吕宋、台湾的,剩余所有宝船全部调用,一共67艘,多出来的当然就是装载各类武器、物资等等。 其实朱厚照也是应用了现代一些理念,即一艘船只,最好不要短时间内建造的太多,建造太多以后满足了大部分需求,挤压了其他船型的生存空间。 后面一旦有更新的技术怎么办? 所以哪怕是一款非常合适的,那也是分阶段,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建造,这样以后替代起来也有序,压力也小。 所以说这几年先小小造了80艘而已。 战争时期另当别论。 而即便是兵部尚书桂萼本人,也很少看到所有宝船集中起来的场景,毕竟这样的运兵任务并不多见。 纸面上看,这就是一个67的数字而已,可现场来看,光是一艘一百多米长,五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就已经让人有一种惊叹感了, 更不要说是67艘连在一起。 港口处,海面上,巨大的战舰像是一座座小山一样,真正是一望无际,根本不见尽头! 连码头都不够停,只能是借一下曹孟德的战船首尾勾连之策。 桂萼在几个将军的带领下登船检查,这些人都是从南方来的,而且从不同的驻地赶来,到地方才知道原来还有其他兄弟部队船只也被调来了。 “大司马,朝廷这次是要派多少人马啊?竟然征调如此规模的宝船队!” 桂萼也只能唏嘘, 只能说日本人不该在这种时候惹大明。 这样子的船队规模,不要说下船打仗了,就是开到日本海岸边让他们那什么幕府出来瞧一眼都要把他的魂给吓飞! 第八百八十七章 君主哪有不保护臣子的道理? 正式出征的那一天,朱厚照作为皇帝亲自为英国公、顾鼎臣、马荣等一众文武将士送行。 仪式上,在京的各国使臣也都受邀出席。 大军整体的行军路线是先走官道抵达天津,在此登船后沿海岸行使至威海,随后横穿黄海到达朝鲜仁川。 在这里,明军会获得一次物资补给,这道旨意已经下给朝鲜李氏了。 随后大军舰队会继续沿着朝鲜半岛海岸航行,绕过半岛以后再登陆日本本州岛。 这个时候海上的风浪不能像后世一样先预知然后绕开,所以船只只能尽量沿着陆地岸线航行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虽说会绕些远路,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六万士兵都已经被告知了此战的前因后果,这是朱厚照要求的,他要让士兵们明白自己在打什么仗。 今天,皇帝身穿明黄色龙袍,腰系泛光宝剑。 他身后是巍峨的紫禁城, 身前是大明的文武百官。 “吉时到!” 随着鸿胪寺礼官的一声高唱, 皇帝将统帅令牌拿到身前,由近而远望过去, 张璁、顾人仪……靳贵、严嵩、赵慎、邢观…… 之后便是威严之声缓缓响起。 “遥溯邃古,自三皇五帝至于三代,每逢盛世,皆赖先圣励精图治,以致华夏天地泰和,万邦咸宁。彼时之赫赫武功,昭昭文德,历历在目!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以布衣起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开创洪武之治,其志坚毅,其行果断,正可为吾等楷模。 今边陲狼烟再起,敌寇觊觎我中原膏腴,侵我军卒,犯我国威!泱泱大国,岂可受此屈辱? 故敕令诸君,各尽厥职,严正军纪,秉持雷厉风行之态,以荡涤边尘,稳固社稷,庇护黎庶。务必戮力一心,枕戈达旦。续我华夏之隆盛,重振祖先之伟业,纵使身陨命消,亦无所畏惧!” 天子处于最高处,煌煌威灵,睥睨众生。 “英国公张树听令!” 咵得一下,张树从百官之中站出,“臣英国公,躬聆圣训!” “命你接令出征,荡平不臣。” “臣,遵旨!”接着他转过身高举令牌,又喊出天子之前在吕宋下过得一道旨意,“伤我大明百姓者,皆斩!” 统帅出了号令, 六万士兵紧接着高呼,“皆斩!皆斩!皆斩!” 朱厚照眼神缓缓扫视,最后掠过吕宋、苏禄、占城等一众使臣,只见他们嘴唇紧抿,脸色皆白。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