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杨复恭完全是误会王金了,在今天早朝之前,王金也不清楚这道旨意,只是在上朝之前,李晔临时让他书写的,他根本没有时间将消息传递出来。 不过杨复恭瞬间又感到欣喜,他现在成为名正言顺的内府第一人,而且还可以与其他皇族接触,一旦李晔出现异常,自己也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替代者。 孔纬等人发现,李晔就算其他的表现差强人意,起码能认清自己的短板,能唯贤适用,吉王李保本来就是文官集团准备拥立的皇帝人选,所以他并不反对李保参与政事。 其他文臣,要么就是事不关己,要么就是稳步上升,所以李晔的提议,非常顺利地通过朝会。李晔也算是成功地转移了话题,不再纠结于自己上朝。 接下来就是由摄冢宰孔纬领衔诸位宰相高官,并礼部官员整理僖宗入陵事宜。 七月初一,大朝。 李晔难得起了个大早,今天是准备僖宗入陵之前的大朝,所以李晔根本不担心孔纬等人会提出什么上朝理政的要求。按照程序,礼部尚书裴贽进呈文臣商定的僖宗谥号和庙号,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定于大唐文德元年七月初二入陵。 根据李晔的要求,次年改元龙纪。之所以李晔宣布改元事宜,是怕入陵之后,孔纬那些文臣以这个理由让他再回长安,到时候就不好脱身了。 当天散朝之后,李晔就进到僖宗停灵的太极宫偏殿守灵,一直到次日清晨开始繁琐的入陵。 次日清晨,李晔穿戴全套的衮服,他为自己选在这个时候给僖宗入陵后悔不已,太热了。为了尽快逃离这个樊笼,他也只好忍了,最主要的是日期是他自己选的! 李晔先是站在太极宫大殿前,宣读僖宗悼文,冗长的悼文,他自己读得都要睡着了。好容易读完了,接下来就是更加繁琐的仪式,长长地送葬队伍从太极宫延伸出有五里,禁军分列两侧,盔明甲亮,七十二人将梓宫抬出朱雀门,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前行。 皇室、官府倾巢而出,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约有一千六百人,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物品,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杠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日人,分三班轮流抬送。 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一路行来,按照礼制,不能快,也不能慢,两百多里路,路上不能停,要一直走到乾县,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李晔担心小李裕身体受不了,专门安排王金在一旁照顾。 冗长的队伍,走了两天,终于来到僖宗位于乾县的陵寝。陵寝修建在乾陵旁边不远处,因为是匆忙修建,根本没有来得急选择吉壤,将就在乾陵旁,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不过,僖宗的陵墓却不是唐朝传统的凿山为陵,而是采用的积土为冢,陵台为复斗形,底呈方形,顶亦方形。陵园方形,边长480米,陵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