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蔡邕请教“帝国的空间正统性”扩张问题,让刘备短短几天之内就觉得获益良多,开启了全新的认知高度。 他也愈发迫切想要跟李素一起商量这事儿的具体落地,听听李素对他老丈人想法的查漏补缺,尽快开始着手。 所以刘备也无暇观赏崤山险峻风景,从华阴到函谷关的路,两天就走完了,又赶了一天,就抵达了雒阳。 当然,刘备去的是雒阳旧城,因为旧城始终是政治中心,皇宫也不会挪走。李素刚筹建了小半年的新区只是经济中心,疏解非首都职能。 刘备也是十年没回过雒阳了,十年前他离开的时候,还是灵帝驾崩前几个月,当时他在雒阳当过宗正。 后来北伐成功,在长安住了五年,虽然那也是大汉西都,含金量也不差,可毕竟是被董贼李傕郭汜肆虐过,跟刘备当年为朝臣时就待过的京城,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尤其,当年刘备在雒阳做官的时候,有对他推心置腹提携的叔父刘虞、还有恩师卢植,做京官的那几个月,刘备经常到刘虞卢植处走动,当时哪里想过那么多,谁会知道自己未来居然成了皇帝。 如今,恩师卢植已故去七年,叔父刘虞被公孙瓒杀害也已六年——虽然刘虞不死,刘备还真不知道何以自处。 这种极端复杂的情绪,让刘备一开始赶路飞快,但临走到雒阳城外,却踌躇犹豫了。 六月初三,午后时分。车队与五千随行护卫骑兵,行进到雒阳城西的夕阳亭遗址时,随着雒阳城墙已经出现在视野中,刘备吩咐暂时停歇一下。 夕阳亭在雒阳城西三十里,建在一个丘陵上,因为地势略高,加上雒阳城墙也有七丈高、上面还有城楼,所以在夕阳亭这边,是可以眺望到高出地平线的城楼的。 从行政区划上来说,这也就是跟当年刘邦当过亭长的那种“十里一亭”歇脚点差不多。无非随着大汉四百年基础设施越来越好,邮驿速度越来越快。没必要再那么密集设为十里一亭,三十里一亭也够用了。 所以这夕阳亭算是雒阳城西门出来后的第一个亭,性质跟长安城的人出远门送行到灞上一个概念。 只是因为十年前董卓被何进召进京时,未得入城宣召时驻军夕阳亭,把这地方名声搞臭了。后来雒阳周边被破坏时,区区一亭也拆毁烧塌,始终没人来重建,觉得不吉利。 刘备喝令停下了玉轼卧辂,自有侍从给他掀开车帘。 刘备缓缓踱步,似乎每一步都在感受大地给脚掌的压力反馈,走了几十步,登上只剩几根断了的石柱子和半块石顶的夕阳亭残骸。 有侍从给刘备打上伞盖,都被刘备摆手示意离远一点,他要一个人静一静。然后,他就缓缓摸抚着断石柱出神。 车队都停下来之后,蔡邕也在侍女的搀扶下,拄着虬曲拐杖,徐步跟上参观参观。毕竟他也只是比刘备晚一年离开雒阳,而他在雒阳住了二十年,肯定比刘备更怀念。 “残亭外,故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十年了,雒阳终有重兴之日,老臣也甚感欣慰。” 刘备自嘲一笑,回过身来:“朕读书少,说不出这些感怀的话,不过确实是想到了很多故去的师友长辈——你们这些人什么眼力?日头还烈着呢,台服年事已高,怎不为太傅打伞盖?” 刘备前半句是跟蔡邕聊的,后半句则是训斥近侍。如今是农历六月初,下午的太阳自然是非常猛烈。 蔡邕作为太傅,跟随皇帝出巡,受恩赐也是可以用伞盖的。只不过伞跟皇帝的不一样,颜色各异,尺寸也小一点,伞沿也没有挂珍珠流苏。 但刚才刘备自己都想一个人静一静,没让人打,所以那些近侍觉得也不好给蔡邕单独打,一开始就没动弹。 被训了之后,近侍们连忙把蔡邕的伞打过来。 旁边的侍卫亲军将士们,见状也是心中暗忖: “看来陛下还是一贯那么礼贤下士,坊间还有人说陛下对先帝遗留旧臣普遍不以为意,尊奉了也只是为了面子过得去。那些话显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陛下怎么会是那种虚伪之人呢。” 他们哪里知道,刘备的礼贤下士确实是真的,不过最近对蔡邕的额外礼遇,显然是因为又发现了大惊喜。 蔡邕打了伞之后,刘备又跟他聊了许多关于卢植等人的往事,这才休息够了,准备重新上车进城。 不过,就在此时,东边一彪人马,烟尘滚滚而来。刘备身边的侍卫部队还有些紧张,有将领分出哨骑过去询问。不过考虑到这儿是己方疆域辖区,不太可能遇敌,也就没过分担忧。 很快,来人停住人马,烟尘散去之后就发现也没多少人,只是百余骑,为首一人单骑而来接驾,提前下马,原来正是张飞。 雒阳地区恢复秩序之后,张飞已经从弘农函谷关往东移屯,驻一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