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从书里看到的。” 一听说书里看到的,张翠玉就不再问了,她不识字。 苗兰说的糕点,其实就发糕,那些复杂的西式甜点她哪里会做,她只会做几样家常的发糕。 比如玉米面红枣发糕,红糖发糕,大米糕。 她转身往厨房走去,王二跟了上去。 张翠玉道:“要红枣吗?年前我从一个乡下妇人那里买了些红枣。” “要的,正需要红枣。”苗兰弯着眼笑道。 进了厨房,苗兰洗手洗盆,从缸子里挖出两碗玉米粉,又挖了一碗白面粉。 她拿出一个大碗,在碗中打入两个鸡蛋,搅拌均匀,放入适量的酵面团,用筷子搅开。 这时候没有酵母粉,只能用酵面代替,醒发好了也是一样的。 酵面团搅拌开后,她又往碗中加了些白砂糖,把混合后的玉米粉和面粉倒进碗中,再加温水搅拌,直至搅成粘稠的面糊,确保面糊中没有面颗粒。 面糊搅好后,盖上厚厚的布,放在一边醒发,要发至两倍大。 发好之后,她用筷子搅了搅排气。 蒸发糕的模具,她用的是平底陶瓷盆。 在盆内刷上一层熟油,她用的是菜籽油,将发好的面糊倒进去,在面糊上撒上一把切碎的红枣,继续醒发至两倍大。 王二坐在灶膛前,看着她打蛋和面搅面,做事干脆利落,有头有序,丝毫不慌乱,心底很是赞赏。 张翠玉拿了红枣进来,抱着胳膊站在一边看她做发糕。 她一边看一边啧啧夸赞:“哎呀呀,我大姑娘这手,比仙女儿还灵巧。以后谁要是娶了我大姑娘,那真是祖坟都冒青烟了。” 苗兰被她逗笑:“娘,你这可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哪有当娘的,自己夸自己女儿的。” 她又道:“再说了,我也不想嫁人。” “你这丫头,又说傻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有姑娘家大了不嫁人的。”张翠玉道,“待咱们食肆开起来,家中有些家底了,再张罗你的婚事。” 王二问道:“大姐,为何要等到食肆开起来才张罗兰丫头的婚事,那样岂不是把她年龄耗大了。” 张翠玉道:“你都是成过家的,岂会不明白。那些个说媒的婆子,最会看人下菜碟了。现如今我们穷,找人相看,那些媒婆只会给我们介绍些歪瓜裂枣的东西,不是穷就是丑,有钱不丑的却年纪一大把。我可不愿意我女儿嫁给那样的人。” 王二低下了头没说话,因为他就是张翠玉口中的其中一类人,穷人。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张翠玉咳了声,急忙解释:“那个……王二,大姐不是说你。为人父母,哪有不为儿女着想的,你能明白大姐的心思不。” “大姐,我懂,我明白的。”王二笑着摆手道,“我没有多想,大姐也不要多心。” 关于谈婚论嫁的事,苗兰只当没听见,不接话也不插话,只安静地听着他们说。 张翠玉没再继续留在厨房,转身走了出去。 王二倒也没多想,时不时和苗兰搭几句话。 看了眼陶瓷盆里的面糊,已经发好了,苗兰道:“二叔,烧火吧。” 她将陶瓷盆放入冷水中,盖上盖子。 三刻钟后,发糕蒸好了,还没揭开盖子,便闻到了清甜的发糕香味。 苗兰揭开锅盖,蓬松的一锅发糕,冒着热气,玉米和红枣的甜香味充盈在鼻尖。 “大姐,好香啊!”苗青跑进厨房。 初五也跟着跑进来,小鼻子抽了抽,学话:“好香。” 苗兰把玉米红枣发糕倒出来,像切蛋糕一样,用刀切成三角形的小块。 她给苗青和初五一人分了一块,叮嘱道:“刚出锅,还很烫,吃的时候注意点,别烫着嘴。” 苗青捧着发糕呼呼直吹气,他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太香了,烫嘴我也乐意。” 他张大嘴咬了一口,松软清香,又有红枣的甘甜味。 “唔~好吃,太好吃了。” 苗兰见他三两口就吃完了,馋得不行,又给了他一块,问道:“薇薇呢。” 苗青双手捧着发糕,吃得一脸满足。 “二姐在屋里看她的面具呢,时不时还傻笑。” 苗兰笑着打趣:“看来你二姐以后不用吃饭了,可以指着面具过活。” 苗青问:“为什么呀?” “没什么,你还小。” 做了一锅发糕,苗兰分完后,发现一锅最多只能切出十块。 四个门,一个门十个守卫,总共四十个守卫,至少要四十块发糕才够分配。 于是她决定两口灶一起烧起来,同时做两锅。 接下来,她做一锅玉米面红枣发糕,另一锅做红糖发糕。 红糖发糕的做法和玉米面发糕是一样的,只不过红糖发糕是用红糖水加在面粉里。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