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日,消息已经在太原传开了。 先是张家口范家,现在又是榆次常氏,朝廷要办晋商的消息,已经是不胫而走,越传越邪乎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次督办司并没有插手。 要知道,最遭人嫉恨的就是这个太原府的山西总督办司,这里头怕是存着不少当官的,还有为商的黑料。 朝廷完全可以依靠督办司,直接下手抓人。 可是朝廷没这么做,反而是派下来两个山西籍的阁老,皇帝这么做,究竟是又有什么算盘要打? 常氏被拿下以后,其余晋商正风声鹤唳,到处疏关通结,打算负隅顽抗,可接下来的消息,却是彻底令他们慌了。 这次动手的不是督办司,而是正经的司法衙门,属朝廷三法司下辖的山西按察使司。 按察使俞宏斌,正三品地方大员,也是山西籍的本地官员,权位仅次于山西布政使,统管山西全省的司法刑务。 这个位置很特殊,收受过晋商们的重点照顾,本该是最安全的环节,没想到,却是在这个关键时候突然唱了红脸。 据传出来的消息,是有一天晚上胡士广去了一趟俞府,出来后就这样了,也不知道是和他说了些什么。 不过晋商们也能猜得到,胡士广肯定是攥着把柄,足以让俞宏斌害怕到和晋商们撇干净的把柄。 山西按察使司,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动静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俞宏斌首先抓的居然是按察使司内部的人,即他的副手,按察副使陈九经。 没过几天,继陈九经之后,在家卧病的按察佥事王夏也被拎出来扔到按察使司的大牢里,据说是因为曾收受过祁帮商人的贿赂。 有精明者很快发现,按察使司针对的的一个点,已经从全体晋商,悄无声息的变成了声威最大,传播最广的祁帮商人去了。 很明显,俞宏斌在动手抓商人之前,要清理掉按察使司内部站队到商人那侧的官员。 作为山西省本地最大的司法机关,按察使司内部口调是否一致,这关乎着接下来会审能不能顺利。 按察副使、按察佥事,各都是四五品大员,就算是俞宏斌这个按察使想要去抓,程序也极为繁琐。 晋商们都猜得到,俞宏斌背后肯定有人在支持,这个人,或许就是下来的那两位阁老。 依当朝阁臣的权势,只要有证据,动员地方司法衙门去抓几个官员,还是很轻松的。 一下子,人心惶惶。 这还没完,按察使司接下来的动作更大了,他们开始到处抓人,从按察使司内部,到太原府衙,抓的都是掌管司法的官员。 这些被抓的官员,都由当今的东阁大学士胡士广亲自审问。 最后,就连号称小按察使的太原知府张正安也被按察使司派人抓了,扔到了自家的大牢里去。 直到这个时候,晋商们才是察觉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无论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多大的财富,甚至于地方官员有多支持他们,与朝廷的力量相比,都不过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按察使司肃静一清,凡是支持晋商的官员,几乎都被俞宏斌一一抓走,然后由胡士广写奏疏轻视皇帝。 不过这个时候的天启皇帝并不在紫禁城乾清宫,而是跑出去听戏去了。 就算身为帝王,偶尔也是要出宫去闲溜达的,看多了后世微服私访记的朱由校,非常喜欢这种扮猪吃老虎的感觉。 第五百八十九章:天启微服私访记 “这玩意儿怎么卖的?” 朱由校走到小摊上,拿起一根玉簪子,摇头晃脑的询问。 “客观眼劲儿不错,您手上拿的,是我这儿最好的成色了,从前都卖十五两银子,看您成心想要,十两拿走!” 小贩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来回驱赶摊位上并不存在的蝇虫。 朱由校又看了一眼这玉簪子,笑道: “你跟谁都这么说吗?” 小贩愣了,问: “说什么?” “就这簪子,给你五钱我都嫌多,要十五两,真当小爷我人傻钱多啊?”朱由校扔了簪子,转身就走。 小贩在后嘀嘀咕咕,满脸的不情不愿: “还以为是个有钱的贵公子,没想到看着华贵,却如此的吝惜钱财。” 本来走了几步的朱由校听这话,脚步顿了顿,转头笑道: “再有钱的主儿,也不能买你这破簪子啊!” “这样,你也看出来了,就本小爷这身服侍,那也不会是个缺钱的!你要是能真拿出点好东西,多出点我也买了。”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