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们就是这么把大明的食盐闹坏的,弘治皇帝就是被他们这么忽悠了,结果好好的纳粮开中变成了纳银开中。 虽然朝中的纳粮开中也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但绝不是这种改法。 朱元璋制定盐引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让他们把粮食送到边疆去? 明朝虽然实行屯兵制,但是边关的年景有不好的时候,土地也有贫瘠的地方,每年的收成并不足以养兵。边关缺粮,所以让盐商们用粮食换食盐。 结果这条政策被废掉了,那谁给边关送粮食? 朝廷送吗? 朝廷送的结果是什么? 是官员贪污!是百姓遭罪! 朝廷如果让官员去送,会给百姓拿钱吗? 他们不会,他们只会征发徭役,吃苦的就是老百姓。商人就不敢这么干,他们也没这个权利。 在这个时代,食盐是有社会属性的。它所起到的作用不光是钱那么简单。用钱买盐,然后再把盐卖出去赚取高额的利润,这是什么? 这是把盐当成了普通商品,结果就是国家垄断食盐,肥的却是盐商。 眼前这些家伙又把这种套路搬到了自己身上,看看这上面说的多有道理,不能在顺天府种药材,顺天府缺粮,你这么搞对百姓不好。 看似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是朱翊钧却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把土地收起来,这些土地最后还是会回到拥有它们的人手里面;普通百姓一样被压榨,日子更不好过。 何况自己聚敛土地,为的也是种粮食。 奏疏下面又说了一大堆,给的建议还是到别的地方去种,最好就是让民间自己种。可朱翊钧却明白,他们这种建议是因为他们插不上手。 宫里面聚敛土地经营成了皇庄,外人是没有办法插手的。 可是我撒出去以后,肯定就会被他们掌控,而且还要放到户部去。我又不是傻子,放到户部去我更掌控不了了。 从头到尾,这份奏疏的书写者其实就是在抢生意。 如果他不提后面那些办法,光说京城粮食,或者提出办法解决京城粮食的问题,朱翊钧还觉得这人不错。 当然了,这样的奏疏自己也不至于很生气。在最早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想到了。 这天下远远不止朱翊钧一个聪明人,这帮做官的聪明多了。他们这么干,朱翊钧一点儿都不奇怪。 让朱翊钧生气的是内阁,他们居然没有票拟,直接就送到自己这里来了。 说好听点是一切都由圣裁,说难听点就是他们不想担责任。以内阁那几个人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来这里面的弯弯绕。 这就是有人觊觎皇帝的丹药,可是他们却不敢反对。显然觊觎自己丹药的人太多、力量太大,他们不敢得罪。 可是让他们赞成,他们也知道皇帝不可能同意。如果他们赞成了,肯定会惹自己生气,所以他们就两不相帮,看起来也很合情合理。 可我是皇帝,你作为皇帝的内阁大学士,居然两不相帮?你们当的什么官?你们做的是谁的臣子? “行了,都起来吧。”朱翊钧的目光扫过所有人,脸色也缓缓的平复了下来。 伸手将奏疏扔给张诚,朱翊钧说道:“弄点吃的,朕饿了。” “是,陛下。”张诚连忙躬身答应道,同时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陛下现在这种态度,这就让他终于能放心一些了。 很快,东西就摆了上来。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