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抓到彭聚?”听到卢义的话,允熥不由得惊讶地叫道。 “是,官家。奏折六百里加急从山东滨州送来,‘摘要’确实写的是生擒彭聚这四个字。”卢义又道。 “快把奏折拿来给朕看!”允熥吩咐道。可说完这句话他又道:“罢了,朕去乾清宫看奏折。卢义,你派人传黄淮、齐泰、蹇义等人入宫觐见。” 一边说着,允熥就向外走去。走到一半忽然又想起朱褆朱裪,转过头对他们说道:“文垣、文圻,你们先与元正、厚伯说话,待父亲处置过此事后再回来继续说回赐之物。文垣你派人告诉御膳房一声,今日中午多做两人的饭食,父亲要留厚伯与元正在宫中用膳。若是中午父亲不回坤宁宫,就由你们陪着与厚伯、元正用膳,一如几年前厚伯前次来京时。” 吩咐过这句话,不待他们答应,允熥就匆匆走出适才他与他们说话的阁子,向乾清宫而去。 过了一会儿,允熥来到乾清宫。小宦官早就在这里等着了,见到允熥走进来,行了一礼后马上双手将奏折递上去。 允熥接过奏折,从中抽出一个似乎是书签,但样式类似于官员上朝时拿着的‘笏’的东西。他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生擒彭聚‘这四个字。 这就是摘要。在奏折上写摘要是他这几年新树立的规矩。大臣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功劳,往往愿意事无巨细都写在奏折上,可允熥哪有那么多时间将数千字的奏折从头到尾看一遍?于是推行摘要制度,要求凡是字数超过五百字的奏折都要写摘要,一千字以下奏折的摘要字数不得超过奏折字数的十分之一,一千字以上的摘要字数不得超过一百字。凡是没有摘要的长奏折,除非事关造反、灾害等大事,否则一律不看,直接退回。经过几个月允熥同大臣们的对峙,总算将这个规矩树立起来。有些官员揣摩允熥的心思,摘要越写越短,就像这封奏折,只写了四个字。 允熥看过摘要,确定卢义没看错,翻开奏折认真看了起来。允熥看的非常认真,过了一会儿,才抬起脑袋,笑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当然高兴。这次清剿白莲教,至少清剿山东的白莲教取得了巨大成功。白莲教山东坛坛主彭聚最后关头束手就擒;十三个坛主,已经抓到了八个,打死了四个,只有一人下落不明;一百多个香主,抓到及打死了九成以上。成果之丰硕,甚至超过了允熥的想象。 “好好好!”允熥又连说了三个好字。 “官家,锦衣卫指挥使秦松在乾清门等候召见,官家可要见他?”卢义这时又说道。他刚才吩咐小宦官给黄淮等人传信去了,来到乾清宫时允熥已经开始读奏折。他不敢打扰,就侍立在一旁,等到允熥读完了奏折才上前说话。 “朕也觉得这样要紧的事情,秦松不可能将奏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