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 清顺最终给出这样一句评价:“从不为富贵所困。” 苏轼闻言便点头称赞:这位天真烂漫的苏子瞻自然认为明远的亲爹也是个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不为富贵所困”听上去就是个相当不错的品德。 而明远只能硬着头皮谢过清顺的消息。 在他看来,“从不为富贵所困”这句评价,既能指大富之人黜奢崇俭,食不二味,也可以指一个人……从来就没真正富过。 * 傍晚,夕阳在山,明远与苏轼乘坐游船,从宝严院返回杭州城,在钱塘门下船后,两人并肩徐行,返回杭州城中。 他们随意寻了一间酒楼,捡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一面闲聊,一面随意嚼着酒博士先送来的五香芸豆。 忽听窗外鼓乐之声大作。明远赶紧探头出去看热闹。 只见酒楼前的河道已被事先腾清,原本一向在这里出没的运货小船一时全都不见了。 几条两丈宽,数丈长的驳船鱼贯驶入这条河道。驳船船首站着几名身穿兵甲的士兵,正耀武扬威地挺着胸。 明远微微皱起眉,因为这些驳船上悬挂的旗帜,看起来不是大宋的旗帜。除去那些着甲的士兵之外,还另有几人,穿着交领的锦缎长袍,戴着笠帽。装束与汉人相差不多,但明远本能地感觉他们不是汉人,应当只是大宋的藩属。 “这些是高丽使臣。” 苏轼嚼完了口中的五香豆,冲窗外瞥了一眼,开口道。 “高丽来向大宋朝贡了。” 第165章 千万贯 “是高丽来朝?” 明远坐在酒楼上问苏轼:“高丽是第一次向我大宋朝贡吗?” 苏轼点点头, 放下手中的酒盏,抬头看看明远的表情:“远之,我知你因何好奇。” 那是因为, 高丽与宋境之间, 没有直接接壤的土地。高丽是辽国的邻国。长久以来, 高丽因为担心触怒辽国,向来不曾向大宋朝贡。熙宁四年这是多年以来的头一回。 “这是……本朝愿意联合高丽,牵制辽国。” 明远一步步地推想。 “但若叫辽国知道了,岂不责难我大宋?” 苏轼望着面前认真思考的明远,露出狡黠的神色, 仿佛在说:迄今为止你说的都对。 “所以!” 明远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高丽朝贡走了杭州港。” 原本也可以走密州的港口。 但大宋与高丽都不希望那个“讨厌的邻居”知道他们之间的往来,因此高丽来朝见大宋天子,走了杭州港。 “另外就是, ”苏轼将他在朝报上看到的信息透露给明远做补充,“如今与高丽往来的海商, 以福建林氏船只最多, 规模最大。听说林氏与高丽王室甚至结有姻亲。这次高丽来朝,应当也有海商的功劳在里面。” “嗯!” 明远点起了头, 对这个时空的海商更多了些认识——甚至能够影响一国的外交政策。 “不过,高丽使节来我大宋, 竟会带这么多使臣的吗?” 明远望着窗外运河上一条接着一条, 没完没了的船只。那些船只的船头上,大多站着一个个身穿吏员袍服的男人。从他们的装束来看, 更像是宋境的官吏, 但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