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发生情况时,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用合适的道具卡也不迟。 就在明远做着各种准备的同时,薛绍彭给明远介绍了一位同行的旅伴。 这位旅伴姓商,名叫商英和,行五,年纪在四十岁上下,是一名专做玉石生意的豪商。 薛绍彭介绍两人认识以后,明远与商英和都“相见恨晚”。 商英和是暗悔自己早没认得这位长安城中出类拔萃的小“财神”;而明远则在想,要是早点认识珠宝玉石商人,估计能早两个月花完十万贯。 明远从商英和手里购入了价值将近一万贯的玉雕,经系统1127鉴定,都是“等价交换”。 这些都是质地上乘、雕工精湛的蓝田玉雕,后世放在苏富比或者佳士得的拍卖行里价格都会很惊人。 明远便从中挑选了一件赠给薛老太太,以先行感谢邻里长辈的照拂之恩,又赠了一件给薛绍彭,以纪念两人在过去一年间的友谊。其余则都留给母亲和十二娘。 这桩交易似乎是为明商两位的结伴同行开了一个好头。 而商英和为自己这次前往汴京专门准备了一支“队伍”,总有十来名伴当,外加车夫押着装满四五辆大车的货物,浩浩荡荡,确实是颇具规模的商队。 出发那天,明远在城门前与商英和会合,见到了商英和雇来那些伴当。只见十来个壮汉,个个人高马大,器宇不凡。 明远略点了点头,问起商英和,以前带他们去过哪里,出过几次远门。 谁知商英和却说,只有马车车夫和几个小工都是跟他跟熟了的,这十多人的伴当却是第一次雇佣,以前没有和他们合作过,但确实是一个同行向他推荐,跑过去汴京府的长途,是富有经验的伴当,在路上的表现老道而出色。 明远有点意外,没有多说什么,但听商英和说起,和这几人都在京兆府官牙那里签过契约,又觉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他便自管自与前来送行的胡四和薛绍彭等人话别。 商英和那里,管着那些伴当的是商家的管家,姓陈,行三,旁人都叫他陈三。陈三指给那些伴当看主家的旅伴,便听那些伴当们嗤笑:“这个小郎君,生得好看是好看,穿得忒穷酸,路上不会要吃主人家的白食吧?” 其他人也起哄:“若是有人吃白食,只要您说一声,小的们就替您轰走。” 陈三想起明远从他家主人手里买走的一万贯和田玉,再看看明远身上一身吉贝布做成的袍子,听见这评价只觉得无语。 “别有眼不识泰山,明小郎君那一身衣裳看着不打眼,却是最好的新式料子,一匹要七八百钱的,你们以为……” 教训了伴当们,陈三觉得这些新雇来的伴当实在是没眼力劲儿。但他也没往心里去。 一旦上了路,明远的“钞能力”便很快体现出来了。 一路上,明远骑着出色的神骏“踏雪”,而他的伴当向华也有一匹小马可以骑。 除此之外,明远还另外雇了一驾马车,马车上载着他的随身行李,另有一个专门在京兆府和汴京城之间跑长途的车夫替明远赶车。 商英和则亲自押着马车,而给他的十来名伴当雇了驴。 人高马大的汉子,一个个骑在小毛驴上,两只脚都能拖在地面上。再加上马车和驴又行得缓慢。每天商英和的车队都会落后明远一大截到地方。 一到了晚间歇宿的驿馆,商英和就会发现明远已经定好了上房,托驿丞安排好了洗浴用水和晚间的饭食,甚至还预留了牲口棚的位置,以及喂马和喂驴的草料和豆子。 甚至商英和一到驿馆中,便有人殷勤递上热水烫过的手巾,供商英和洗手洗脸。这可就不是一般的商旅在路上能做到的了。 商英和每每感叹,夸赞明远这小郎君真是事事周到,很难相信他是第一次出远门。 而伴当们也渐渐发觉明小郎君绝不一般。他们这伙人在这条官道上走得次数多了,驿馆里驿丞的嘴脸都见过。若是没有点“财力”,明远根本不可能次次都弄到上房。更别说驿馆里提供的那些饭食,每次都是清爽雅致的小菜,一看就知道是用新鲜材料烹饪的。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