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幽闭、令人窒息的困局中苟延残喘,挣扎求生,而僵硬的体制、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是比恐怖分子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刽子手,置人于更冰冷的绝望。 这样的主题在影片中被极端夸大: 在王大壮自救的过程中,他曾拨打了报警电话、自己服务的公司、家人、朋友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冷漠、讽刺和有关部门的踢皮球。 有关部门人事部主任在录音完毕后轻声说了一声“对不起”,营救人质小组人员在最后也说了声“对不起”。 这样的“对不起”不仅充斥着整个影片,也充斥着现实生活:君不见那些无力担当的人,以这轻松的三个字推诿了承担义务和兑现责任的一切可能。 影片中重复过很多次“谁在乎你是死是活”。 在这个利益大过天的社会,并没有人真正在乎王大壮,哪怕是那个有点老年痴呆的老妈——当一个鲜活的生命与所谓国家尊严、集团利益狭路相逢的时候,个人渺小得等同于无。 真正有决定力的,是人置身生活中的局限性,是各自的自私和软弱。 就像影片临近结尾那处超现实的镜头——机位忽然被拉至无限高,王大壮躺在棺木中的身躯彷如一具已经腐朽的骷髅。 四壁的棺木却在黑暗中无限延伸,好似没有尽头。 影片中究竟有多少bug,或者那个棺材是不是真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道出了现代人的命运处境。 每个人都生活在险象环生的深渊中,孤立无援,不得而出。 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希望。 没有希望来自周遭的世界,没有希望来自身边的人,也似乎没有希望来自自己。 而荒谬的人生又总是恶作剧般不断给予你希望,再熄灭。 在这样一个孤独的星球上,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 我们只有守住属于自己的坚持和尊严,哪怕底线一再被践踏,哪怕没有光明可言,撑下去,也许就是唯一的救赎。 姚明月最多的感受是,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犀利了。 它虽然不是什么恐怖片,但也能让人捏着汗来观看。 同时,姚明月也感叹,导演真能省钱。 这电影,好像只要是有手机的人都能拍,一个演员,一个场景演到底。 影片很压抑,试想一下,把自己活埋在离地面几公尺的棺材里,给一个手机,一个打火机,自己会怎么做? 挣扎,愤怒,抱怨,害怕,绝望,之后还有什么? 男主角打电话给他妈妈的那段让姚明月唏嘘,里面有很多让人思考的东西。 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信心和氧气一样,一点点被消耗掉,就像打不过去的游戏一样,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一切希望,结局拍得特别好。 不管多民主的国家,那些“有关部门”说起话来的口吻听上去都何其相似。 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依姗的感受也差不多,《活埋》是一部完全超出她想象的电影,其创造的惊悚和窒息感完全震撼了她。 从影片第一秒开始到最后一秒,她丝毫没有放松喘息的机会。 她不知道这部电影剧透后会给观影感受造成多大的影响,至少她是因为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情绪才完全被影片操控。 观影才一小半,王依姗担心电影会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边是被困的王大壮,一边是营救他的人。 因为一旦如此,电影则很难摆脱平庸和俗套。 她庆幸的是,导演选了更为冒险不成功便成仁的做法,至始至终都将镜头对准棺材中的主角。 她觉得,影片最成功之处是让观众身临其境,不同于同类电影中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而是“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要将主角的心理感受传达给荧幕前的观众是极其困难的,特别当场景和主角均是单一的情况下。 但导演居然非常成功的做到了。 这部电影的“窒息程度”大致可以由两个突发事件,分为三个递增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导演主要解决的是让男主角同时也让观众了解现状,他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这里,要怎么做才能逃出去?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