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让她转回陛下身边,佐陛下文书,或许能帮一些忙。” 刘协笑笑,看着羞涩的袁衡,心中明白。 该办的事,迟早要办。该收的人,迟早要收。 如今大局将定,可以收回悬在汝南袁氏头上的那把剑了。 “行吧,你也不小了,明年秋冬入宫。” 袁衡又羞又喜,连忙拜倒谢恩。 她已经年满十八,却迟迟不能入宫,心中难免忐忑。现在得到了天子的亲口允诺,终于可以放心了。父亲和姊姊也可以松口气,不用再担心夜长梦多了。 蔡琰看在眼里,心情有些复杂。 —— 周忠到过宛城,三公聚齐,相关的讨论立刻展开。 刘协并没有立刻参与,他刻意保留置身事外的姿态,让三公先讨论。 有荀彧的建议在前,讨论一开始就进行了非常热烈。除了三公府的掾吏之外,还有不少人从长安赶了过来,以上书、进言等不同的方式参与会议。 分歧很大,争论也很激烈,但三公的意见相对统一,原则上同意分科取士,区别只在于具体的方法。 比如说考试,如何考,是像冀州郡县那样举行统一的考试,还是根据各州不同的情况分别考? 用什么教材? 冀州郡县录取的是普通吏员,对儒学素养的要求没那么高,识字就行。他们的考试基本不涉及经学的内容,即使有,也可以选择没什么歧义的文字,相对简单。 可是录取高级高员就不能这么干了,必然涉及经学。 而涉及经学,就会有师法、家法的不同。 有人提议,用杨彪、蔡邕等人校定的熹平石经,这是由先帝主持,几位知名大儒共同校定的经学定本,是现成的统一教材,没道理不用。 但很快就有人指出,熹平石经虽然规范,但与当前形势不合。 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没有天子特别重视的《孟子》。 天子施仁政、行王道的很多理论都来自于《孟子》,现在要分科取士,考试范围却不包括《孟子》,合适吗? 再者,熹平石经全是儒家经典,没有实学内容,算学、农学、工学一概付诸阙如,也与天子重实学的政策不符。如果这么考,最后录取的肯定还是死读书的儒生。 且不论公平与否,这些人就算被录取了,能够担起具体的职责吗?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指数增涨 众多官员、儒生以司徒府为中心,争得面红耳赤、沸反盈天,刘协却一直没有出面。 他甚至连想求见的相关官员都拒绝了。 在司徒府得出阶段性成果之前,他不打算参与此事。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