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小的时候便有淘气拿“石棉瓦”当玩具的悲惨经历。 当时玩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但等回家之后全身上下只要是接触过“石棉瓦”的皮肤又痛又痒甚至肿起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错了,那酸爽……不提也罢。 “火浣布”就是“石棉布”这种说法。 其实并非吴良自己的推断,而是经过了从古到今许多代人的验证。 早在元代的时候,天朝在石棉纤维的开采、石棉布的织制和清洁方面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并且国外的中,也提到了“火浣布”的由来。 说是在西域沙漠的边缘,地处西北方和北方之间,面积有十六天的行程,此地境内有许多繁华的城镇村郭,在这些城镇村郭北面有一座山,山中蕴含着一种神奇的矿脉,当地人用这种矿来炼制“火鼠”,这种“火鼠”是当地人的叫法,并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动物,而是开采自地下的一种东西。 破案了! 这可能才是有关“火浣布”中“大火鼠”说法的由来。 虽然确实有以讹传讹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火浣布是真实存在的,就是用矿物纤维编织而成,也就是我们后世常见的“石棉布”。 现在想想。 海昏侯刘贺好歹也是做了27天皇帝的人,能够将西域小国进贡给大汉朝廷的“火浣布”占为己有,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此才导致“火浣布”在天朝消失了几百年? 以至于未来的魏文帝曹丕都认为“火浣布”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一种以讹传讹的产物? “emmm……收了。” 想着这些,吴良立刻决定将“火浣布”取走,以备不时之需。 用它来制作日常穿着的衣物肯定是不可能的,那无异于给自己上刑,他又没有m倾向。 不过以后盗墓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极端环境,尤其遭遇烈火的时候,倒也可以暂时将火浣布披在身上抵挡一番。 或者,还可以当防火材料制作一些比较实用的小工具,给自己与瓬人军使用。 至于海昏侯刘贺,他和整个海昏侯墓很快就要与水进行亲密接触,自是完全用不上这种防火材料,没必要给他留下。 主要是以吴良的能力,虽然很清楚“火浣布”应该怎么制作,并且这时的工艺也能够实现,但在没有找到矿脉的情况下,也算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反正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得出来…… …… 将那几部古籍与火浣布收拾好后,再命人将海昏侯刘贺的棺椁重新盖好。 又嘱咐典韦与杨万里继续监督搬运黄金,吴良就率先返回了山上的营帐,除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