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贵族的利益,这些人在汴梁深耕多年,一旦迁都,多年努力将会化为流水,因而一力反对。最终使得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但汴梁面对着辽国骑兵的威胁却又是一清二楚的。 于是,大宋的朝堂,便想了一个替代的法子,那就是以立坚城,屯重兵,来保护汴梁的安全。 而大名府,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现在的大名府,兴盛几乎不下于都城汴梁,同时,又是抵御辽人南下进攻汴梁的一道屏障,一旦大名府失守,则汴梁危矣。 现任大名府知府夏诫夏治言其实一直都有些尴尬。作为整个大名府名义之上的最高长官,其实他并不能什么事都作主,拍板。 因为在这座雄城里,还有另外一尊大神,死死地压在他的头上。 这个人就是大宋的二大王,时封荆王的赵哲。 夏诫夏治言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知府,他可是从东府出来的参知政事,正儿八经的曾经当过相公的人,有资格打清凉伞的。 一般而言,像他这种身份的人,知大名府的话,同时也会兼任河北路的安抚使抑或是经略使,军权政权一把抓的。 而他当初上任的时候,也的确是兼任了经略使,但无奈何,这位经略使在军事之上,的确是欠缺了一些。一度被辽人打得极其狼狈,整个河北路一时之间风声鹤唳。 而夏诫,也因此失去了下面将领们的信使,各支兵马,渐有各行其事的趋势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官家这才指派了二大王荆王赵哲出任河北路安抚使。 当初朝堂作出这个决断,也是出于不得已。 夏诫夏治言的确在河北路把军事之上搞得一团糟了,但又没有丢地失土,对于他这种地位的人来说,算不上大罪过,惩处是不好惩处的。 把夏诫调离吧?一时之间真还没有合适的位子让他去。除非是让他重回东府。但现在东府的那几位,谁愿意夏诫回去呢? 另外安排一个人去取代夏诫的军事指挥权吧,身份上压不住夏诫,文武两方闹起别扭来了,只怕会让事态更加的恶化,说不定真就会出大事。 掂量来掂量去,荆王赵哲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一来,荆王赵哲是知兵的。 二来,他的身份,足以压得住夏诫。 赵哲出任安抚使,夏诫便不敢闹什么幺蛾子。而赵哲也能有效地将各路兵马整合起来,不求什么大的战绩,只求能够稳住边疆就够了。 当然,这里头,也夹杂着大王爷一系与二王爷一系的争斗。 赵哲一派认为这对于二王爷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能趁机掌握兵权,把事办好了,还能刷民望。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