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北魏末年

第135章


己挑选卫队以及京畿军中未婚的将士,再让这些士卒表态是否愿意。

    哪知道许多尼姑眼巴巴地瞧着小高王,一双双眼睛要勾人魂似的,高澄不敢久留,交代了几句会场纪律,便匆匆离开返回渤海王府。

    渤海王府搬家了,高澄将王府搬迁至永宁寺附近,紧邻宫城。

    原因很简单,他将自己麾下七千人以及斛律光三千人屯驻在永宁寺。

    而段韶与尧雄屯驻景明寺,慕容绍宗与尚在荆南的高敖曹将屯驻在高阳王寺。

    高阳王寺曾是高阳王元雍的府邸,元雍死后捐做寺庙,元雍府上曾有奴仆六千,妓女五百,占地如此之大,足以容纳大军。

    接下来就是统计寺院资产,田产都摆在明面上,收归国有自是理所应当。

    但各寺存积的钱粮这个数字浮动可就大了,高澄也不贪,九一分账。

    高氏每吃下九份,就给国库运去一份。

    于是源源不断有载满了钱粮的车子运进渤海王府新址,直至王府都塞不下了,又运往附近被裁撤的庙宇囤积。

    第九十九章 军饷

    ‘太昌二年四月,天子闻僧众不法,命京畿大都督澄彻查,澄以罪证示于天子,天子大怒,下令抑制佛事。

    大都督澄受命查封寺院,所得钱粮尽数送往国库,不取分毫。

    时人闻之,赞曰:澄之廉洁,古今未有。’

    高澄很满意的放下文稿,勉励记室参军张师齐道:

    “以后也要如这般务从实录。”

    张师齐应声称是。

    主君说要务从实录,不会真有人这么干吧?

    上一个当真的人可是被灭了九族。

    其实就算张师齐照实记录,高澄也不会要他命,国史案只是拓跋焘杀崔浩的借口而已。

    不过记录言行的差事肯定会换人。

    看重自己身后名声不丢人,二凤哥哥唐太宗那样的人物都不能免俗,更何况小高王。

    将来自己子孙争点气,将王朝延续三四百年,后人再去著史,时隔三四百年,他们能知道什么情况,不还是要靠张师齐的第一手资料么。

    至于时人的笔记、日记,那都是野史,都是小高王的政敌污蔑。

    高澄就喜欢精心打扮历史这位小姑娘,宠女儿嘛,能理解。

    不多时,又有家仆来报,新建的度牒司按照高澄的要求,已经选拔了一名僧人,前往天竺求取大乘真经。

    高澄命人将僧人唤来,这僧人年纪不大,才二十四五岁,按照高澄的划分是属于还俗之列,他离六十可差得远。

    但洛阳往天竺路途遥远,不可能让一个六十岁老僧跋山涉水,只能破例从原本要被逼还俗的僧人之中寻找。

M.HzGJ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重生北魏末年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