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说压力很大,挑战很严峻,可这并未影响崇祯皇帝的决断。 “陛下,您要三思啊!” 韩爌作揖行礼道:“这么多的灾民,涌进北直隶治下,定会给京畿的秩序,甚至粮价、布价等,造成极大的冲击。 若朝廷没有妥善处置好这次事件,一旦闹出风波出来,那京畿必然大乱,这无疑会动摇大明的国本。 且对朝廷而言,规模这么多的灾民潮,难保会潜藏有肆虐地方的流贼,一旦说……” “韩卿,难道遇到问题,要想到的不应该是如何妥善解决,相反却是当甩手掌柜吗?” 崇祯皇帝皱眉道:“这些都是朕的子民,是大明的子民,即便你说的那些,的的确确都真实存在。 难道就可以不管了? 难道依着王卿之见,就近安置到山西治下,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吗? 山西有着怎样的问题,两位卿家的心里,不会不清楚吧? 只怕前脚划拨的赈灾钱粮,押送到山西之下,后脚就会被没揪出来的贪官污吏,给暗中截留了。 此事无需内阁和军机处负责,朕亲自委派大臣,主持灾民入直赈灾事,一应耗费由内帑拨发。”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崇祯皇帝就不会坐视不管,或干脆当起缩头乌龟,如此的话,还不如直接摆烂算了。 第一百章 赈灾前指 步入小冰河时期的大明,灾害频发这是常态,然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大明对待赈灾之事,所表现出的应急能力,实在是太差太差了。 不管是灾后重建,还是组织灾民恢复生产,亦或者赈灾期间的调度、防疫、维稳等各项事宜,都是极为被动的态势。 既然之后的十几年间,大明南北治下各地,会频繁的发生灾害,水灾、旱灾、雪灾、蝗灾、地震等,接连不断的问候大明,那崇祯皇帝就非常有必要,锤炼出一支专司赈灾事的队伍。 什么事情光想不做,光说不做,那就算想的再多,说的再多,都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空谈误国的风气,或许不好扭转,但崇祯皇帝要用自己的方式,锤炼出一支支可靠的队伍出来。 顺天府尹孙传庭、九门提督孙祖寿,神情凝重的朝乾清宫快步走来,真定、保定两府一带,聚拢大批山陕籍灾民潮,他们知晓了。 此番被天子身边近侍王承恩,亲自传达口谕,二人的心里都清楚,天子是有重要的事宜,要交由他们去办。 “臣……孙传庭,拜见陛下!” “臣……孙祖寿,拜见陛下!” 寂静的东暖阁内,响起的声音,叫服侍的庞天寿,依旧低头不言,脑海里所想的,还是自家皇爷,先前质问王洽、韩爌之言。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