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全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将账册放在一边,静等郡守下文。 郡守见他养气功夫如此到位,便也不卖关子了,直接道: “下官听闻,郡王此来带了三千兵马,王府之中恐怕是安置不下吧?” 李洵丝毫不觉得窘迫,点头道: “是啊,人太多,确实活动不开。” 郡守一副很为他着想的样子: “下官也知道郡王的难处,所以想为郡王解忧。” “若郡王不嫌弃,我那小舅子在东郊有个三百亩的庄子,倒是可与郡王置换,您手下那么多人,平时若要操练,三百亩肯定比一百亩更便利些。” 又道,“郡王放心,那三百亩地也是沃土,不比御赐的庄子差。” 东郊。 李洵心中一动。 郡城附近都是可以耕种的土地,硝石含量极低,东边是来的方向,自然比南郊要离硝石矿更近的。 但他口上却道: “一百亩换三百亩,郡守岂不是太吃亏了。” 郡守带着几分谦卑道: “多出来的,就当下官孝敬郡王殿下。” 李洵露出心动的表情,口上却依然客套地推辞: “这不太好吧,置换皇庄不合规矩。” 郡守便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道: “殿下不必如此客气,其实下官这么做也有私心,下官那小舅子还有两个田庄也在南郊,与皇庄相邻,若是置换便更方便管理一些。” 李洵作恍然大悟状: “既如此,那本王便不跟你客气了。” 这才收下了匣子里的地契。 余光见那郡守一副大功告成的自得模样,李洵心中微哂。 看起来,这位郡守以为今日恩威并施,算是把他笼络住了啊。 然而区区两百亩的庄子,他哪有那么好打发。 对于这种一看就心怀鬼胎的家伙,他一向是糖衣收下,炮弹打回去的。 对方这么怕他去南郊,那他还真得找个时间去看看,哪里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14章 不过,在那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把三千护卫营安顿好。 而在那之后的,重点便是将赚钱养兵提上日程了。 他的护卫营,按考核成绩,兵丁军饷在1贯-500文之间,平均下来,每个护卫每月需要发700文,3000个兵丁一年便是25200贯。 但这仅仅是军饷,如今的军队都是吃穿住武器全包的。 吃的方面,粮食每人每天至少要配一斤半的份额,以如今大米70文一斗(十斤),麦子30文一斗的价格来算,若每人每天配比米半斤,麦1斤,则需要6.5文钱。 除此以外,肉和蔬菜也是必备的。每人每天蔬菜花费约2文钱,肉三两,则一般是最便宜的猪肉,但比起京城,肃城的猪肉也不算便宜,基本上在30文一斤,每人每天需10文。3000人每年总共需要18067.5贯。 还有衣服。 衣服在如今的时代,于普通百姓家算是贵重物品,很多贫苦百姓,一家总共也就几套衣服。 但当兵的那是来卖命的,这方面自然是不能亏待。 冬夏各两套,春秋两套是底线了。军需的衣服比一般的衣物耗费大,自然要做得更厚实。 以如今的物价,春夏秋每套平均250文是要的,冬天的一身军用衲袄则需要1200文,3000兵丁每年在服装上的耗费便达到了5850贯。 藤甲和武器,因为原主和兵部有所配置,暂时还不需要添置。若要添置,一把普通的军刀3-5贯,一身藤甲500文,也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除了人的开销,便是马。 养一匹马丝毫不比养个兵便宜多少,要让马维持好的状态,每天的草,敷料,油盐糖都得喂饱,一年下来每匹马花费至少在25贯以上。他的骑兵队加上拉车的和其他骑乘的,共有一百五十匹马。一年下来的花费至少3750贯。 一般来说一个骑兵的配备应该在2-3匹马,但他的骑兵队其实远不到这个数额。若要买马,那就更贵了,一匹中等品级的马,也得八十贯。 所以,目前这三千兵马,不加将领的开销,他每年的耗费都在52867.5贯,若加上大小将领的军饷福利,年节过节费赏赐,开销则要达到七万贯。 另外,三千兵丁跟着他从京城远途跋涉到肃城,按照朝廷惯例,每人10贯的安家费也是少不了的,总计三万贯。这是一到封地就必须发放的。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