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精美,很快就在京师大受欢迎。 赵南星还在《皇明新报》上写文章,说明自己编写《帝说》的目的。 他是希望能够用所谓“圣王”的事迹来规劝朝廷,推崇那些古代德行高尚的君王,希望能通过恢复传统道德,来让大明再次强大起来。 张居正看到《帝说》之后,竟然没有生气,反而对赵南星大为赞赏,并且将这本册子改名为《帝鉴图说》,亲自勘定了其中几篇故事的史料错误,然后作为教育小皇帝的教材,进献给了两宫皇太后。 这么一来,赵南星反而要比邹元标更出名了。 张居正征辟赵南星做官,但是赵南星却直接拒绝,表示自己要参加科举做大明的臣子,而不愿意做张居正擢升的私臣。 张居正倒是没有对这个十六岁的年轻人动气,还私下称赞赵南星有德。 邹元标和赵南星原本交好,但是随着二人的分歧日渐变大,学习会也开始分成了两个部分。 山东,济州城内。 李成梁自从上一次徐州会战之后,就带兵返回了济州城。 返回济州城之后,李成梁一边继续推进张居正的新政,并且在胶东半岛上募兵设立棱堡,防止上一次东南水师从海上进攻山东,将他的军队拉着在山东乱跑的情况再次发生。 而从过年之后,李成梁又在山东搜罗了不少读书人,将他们聚集在济州城的新军大臣府上。 这也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出的主意。 在徐州会战结束前后,李成梁就和河南巡抚陈以勤打起了笔墨官司。 虽然因为张居正的关系,结果上是李成梁略占上风,但是皇帝驾崩后,让李成梁也产生了不安全感。 李家父子都已经意识到了,现在这个明廷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仅仅是一个风疾的皇帝驾崩,就差点破坏整个平衡。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李如松建议父亲,网罗一批山东的读书人,帮着李成梁发声。 李成梁也意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陈以勤是文官士人,他本人的名声也还可以,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 所以虽然李成梁得到了张居正的支持,但是在舆论上一直被陈以勤压着一头,在京师文官中的名声也很臭。 李如松虽然也是将门之后,但是李成梁原本是想要让儿子由武转文的,所以从小李如松也接受了完整的儒学开蒙教谕,甚至还考上了辽东的秀才。 当然李如松这个辽东的秀才也没有多少含金量。 李成梁很重视这个读过书的儿子的建议,他决定在山东创办报纸,让他网罗的这些读书人挂在《山东新报》编辑部下,给他们发薪水写文章宣传自己。 李成梁还让这些读书人给《皇明新报》投稿,年后就在报纸上发了不少文章,确实扭转了李成梁的口碑。 这都让李成梁更加大了对这些读书人的支持,他将《山东新报》的编辑部直接并入了自己新军衙门,甚至给了他们低品官员的待遇。 这下子山东那些渴望进入仕途的读书人们,纷纷聚集到济州城向《山东新报》投稿,希望能被李成梁看中,一步登天进入官场。 李如松拿着一份稿件,冲到了李成梁的书房。 “父帅,请您看看这篇文章。” 李成梁接过文章,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头疼。 他虽然也读过书,但是这篇文章对他来说未免过于深奥了。 李如松知道自己父亲的文化水平,捧着稿子说道: “父帅,这篇文章写的好啊!” 李如松看着标题,《唐强宋弱论》,他对唐宋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各种戏曲,根本看不懂这种书生的文章。 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