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天理”之中。 而“明古今之经验,论今人得失”的学问,则被苏泽称之为“人文”,历史、文学和律法,都是研究“人文”的学问。 苏泽也指出,“天理”和“人文”都是两门可以通往成圣之路的学问。 穷究天理,研究万事万物的规律,就可以创造出改变世界的发现,这和儒家著书立作一样,都是一种“不朽”。 研究人文,练达人心,能够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人文经验中提出启迪人民的思想,同样也是“不朽”。 紧接着苏泽通过《大学》,提出了新时代的新道德。 朱熹在给四书五经做注的时候,尤其重视给大学做注疏。 他在提出了所谓的三纲和八条目,算是给后世儒家读书人提出了读书人修行的最终目标。 三纲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的“明明德”,就是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 苏泽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提出所谓的“明德”,并不是玄而又玄善恶难辨的“德性”,而是要通过思考和实践,学习有关“人文”的知识,要“明”的是万民共有的道德。 “亲民”则是要走到百姓中去,而不是脱离百姓去高谈阔论“明德”,以民为主,明社会万民的道德。 “止于至善”则不仅仅是自身修身,而是要通过“明德”和“亲民”两步,达到天下大同的“至善”境界,最终做到大公无私的道德水平。 当然这三纲只是“成圣”的目标,苏泽提出的只是一个方向。 而对于八目,苏泽则批判朱熹解释错了。 读书人要先有“平天下”,也就是追求“天下平等”的心。 有了“天下平等”的心,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治理好家庭,才能修行好自身,这样才能正视自己,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最后才能穷究事物的道理,达到格除外物而天下至公的境界。 《三经新注》一出,立刻在东南引起轰动,各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刊登《三经新注》有关的文章。 有批判的,有赞同的,这场辩论在东南各地的县学府学,书院学院中进行,也有不少旧儒在报纸上刊登文章驳斥苏泽。 而苏泽连续写了十三篇文章,在【雄辩】和【六经注我】这两个强力被动技能加持下,一一将这些大儒驳倒,新学在东南更盛。 对于年轻的读书人来说,《三经新注》却更对他们的胃口。 比起之前的要求先修身再治天下的朱熹八纲,苏泽这一套理论更入世,更具有实践性。 而且比起完善难以验证的内心道德,追求“天下平等”则更有实践性。 还真的有年轻的读书人看到了《三经新注》跑到了城外农村,帮着百姓一起耕种劳作,处理纠纷,安抚乡民,帮助百姓发声。 而百姓看到这些读书人来帮助他们,也对这些读书人非常尊重,让更多的读书人体会到了被人尊重和需要的感觉。 而另外一些原本就对道德文章不感兴趣的读书人,现在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研究苏泽所说的“天理”了。 毕竟苏大都督也说了,通晓“天理”也同样能造福万民,你看新的织布机不就是了吗? 新学之风不仅仅刮出了江南,就连明廷控制的区域,也被这股风潮影响。 正在徐州的张居正,正在书房中阅读苏泽的《三经新注》。 看完之后,张居正只能叹息了一声,这几日他都在钻研《三经新注》,想要从书中找到漏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