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骑兵占领。 一方面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兵马经秦井驿杀来,一方面八百番骑如切瓜剁菜一般,短短不到两个时辰就被包圆,仓促从沁水城下撤回营寨的数千番兵也是人心惶惶,没有哪个军将愿意率部夺回这些高地,只说将要入夜,夜间步骑混乱,对他们更为不利。 却是有人提议连夜撤入东岸,借沁水隔开敌军,等候增援。 刘尽忠虽然不是名震一方的悍将,却也知道人心惶惶、都没有摸清楚来敌底细之际,先头部队只要渡河,对方数百骑兵一旦发动夜袭,就极可能将他们的军心彻底打崩掉,数千人马将沦为任受屠杀的猪狗。 半渡而击,不仅仅于敌前渡河进攻是极其危险的动作,在敌军眼鼻子底下渡河撤退,实际更为危险。 即便敌军兵力不足,不愿冒险趁夜发动强袭,他们安排诸部渡河东撤,总归有一支部队要负责殿后。 而这一部兵马注定会被吃个干净,谁愿意率部留下来殿后? 趁夜渡河是不现实的。 因为他们只想着攻城,进入沁水西岸河谷主要围绕沁水城修造营寨,城东南侧的渡口,有大半暴露在外,他们现在只能连夜在渡河西翼、西南侧多修造几座营垒,以及搜集更多的舟船在沁水之上搭设浮桥。 只有保证所有的将卒都能快速渡河,并无惧敌军敢抢浮桥追击,他们才可以渡河。 又或者援军来得足够快,他们又能及时摸清来袭之敌的底细,将来袭之敌歼灭于沁水西岸河谷,才是真正的上上之选……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 天际泛起鱼肚白,夜幕退去,天光清亮起来,沁水河越发清晰的展露在视野之中。 沁水源出太岳山东北麓,自北而往南穿越太岳山崇山峻岭,至沁水县城折往东南——已是初夏时节,山野雨水丰茂,溪涧盈潦,百余丈宽的沁河水势浩荡,隔绝东西。 沁水县城所在的位置,是沁水河上游河谷最为开阔的区域。 不过,这一河段的沁水河西岸河谷最宽阔处也仅有七八百丈的样子;东岸还要狭窄得多,仅有一百三四丈阔;再往两翼则是约十数丈、二三十丈高不等、连绵起伏的坡岗丘岭。 沁水县城位于西北,据山临水而建,地势上城北面地形最为险峻,西面坡岗也陡,东面又临沁水,南面最为平易——十数日来围攻沁水城的敌军,将营寨主要驻扎在城南。 而连接驿道的沁水河渡,建于东周末年,则距离沁水城南门约四里。 敌军连夜在渡口的西侧、西南各扎一座小型营寨,各有数百兵卒进驻。 赤扈人对降附军素来管御严苛、暴虐,但每攻陷一座城寨,却会纵兵大肆屠掠,作为补尝,也滋生兵卒暴虐杀戮之心。 从眼前这一幕,可以看出以往再寻常不过的兵卒,在暴虐好斗的凶残人性被激发出来后,再加以严苛的军纪管束,战斗力确实会有可观的提升。 换作以往,很难想象眼前的这部云州番兵,在骑兵部队如此轻易就被歼灭之后,还能如此稳健。 而昨日在秦井驿,所有的节奏都在翼骑营的掌控之下,但即便如此,在侧翼也反复拉扯了三四回,才将敌阵彻底打崩掉,难度比预想中要大,翼骑营的伤亡也略微高了一些。 “沁水知县钟应秋见过殿下!” 沁水城据山临水而建,仅有西、南两座城门,西城门外又是一道长坡。 敌军在丧失主要的骑兵之后,摸不清楚守陵军的底细,为防止受到内外夹攻,主动放弃西城外建于长坡之上的营寨,都撤回到沁水河沿岸,以渡口为依托重新进行布防。 沁水城也因此解了围。 钱尚端留在涑水残寨,率领少量兵马负责从蒲绛等州筹措粮秣,输送太岳山中,乔继恩则跟随在景王赵湍身侧第一时间进入沁水境内。 清晨时,也是乔继恩代表景王带着胡渝等人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