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氏担忧道:“一枝独秀未必好,指不定碍了多少人的眼。” 崔姨妈道:“绿萍会小心的。” 坐了一会后,崔姨妈便告辞离去了。 …… 转眼即是清明。京中人家纷纷出城踏青,乡野小路上,游人仕女众多,桃红柳绿,彩衣飘飘,比往常热闹多了。单青梅村附近的官道上,一日间便有五位贵妇人,坐着大轿,前前后后簇拥着七八十位媳妇、丫头、并管家、小厮等,另有军牢前边执棕棍开道,后边下人扛着大红柄金掌扇,一路往小潭山的觉明寺去了。 杨雁回看这阵势,心说,乖乖,这觉明寺越来越红火了。看阵势,这几位可都是勋贵之家的夫人。 那几位夫人因清明时节,郊野景色喜人,各个都让敞着轿帘。那一身身华丽的通袖宫袍,雕花玉带,真真是贵气逼人。 杨雁回心说,京中女子真是越发了不得了。才多久的工夫啊,贵妇们便都敢抛头露面了。想当初,萧桐掀开帘子随意露个脸,惹得多少人发狂啊! 又想,怪不得大哥二哥肯让她多多放松一把了呢!哼,白叫她感动一回! 庄秀云带着杨雁回和杨莺在路边看了一回贵妇出行的热闹,便又和她们去了青梅村田间竖着的几架秋千旁,和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起荡秋千。 女人们难得有这等大显身手的机会,各个拿出真本事,荡起来时,恨不能将自己荡到云彩上。下来时,一个个轻巧巧落地,没有一丝丝狼狈。 有游人远远瞧见了,还高声吟诵着什么:“彩架傍长河,女郎笑且歌。身轻如过鸟,手捷类飞梭……” 引得一众女子哈哈大笑。杨雁回不由撇撇嘴:“咱们这秋千可没傍着长河,生搬硬套,俗不可耐。” 轮到她时,她自也不会客气,轻巧巧上了秋千,高高荡起来。那天上的云彩,在她眼里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她只觉自己能变成鸟,离了秋千架也能飞就好了。 …… 清明过后,杨雁回复又将心思投入到了话本里。她一连写了几个话本,都被邢先生拿去刊刻了。邢先生给她的润笔也越来越丰厚。其中一个本儿刊刻后,足足卖了三个月,还有人嚷着要买,且买家多是女客。有人因为这个本儿,猜测李传书或有可能是女子。 杨雁回将自己卖得最好的话本给杨莺看。杨莺还说:“我那日才看了一半,便觉这本子写得极好。那男女相思之情,全不似男人家写得那般生硬造作。里头有一首《黄莺儿》,读来实在伤感。上回姐还笑我呢!” 过了没两日,焦云尚就来寻杨鸿。他扯着杨鸿,神神秘秘进了书房后,又从怀里拿出一个薄薄的话本来,道:“你给我指指,哪一段是《黄莺儿》?写什么的?什么意思?” 杨鸿只好忍着笑意,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解释起来:“这是本朝才女黄秀眉,因思念丈夫杨慎所做。这里头的意思是说……” 杨鹤和杨雁回偷偷将耳朵贴在门缝处,听到这里,双双捂嘴偷笑。 杨鸿解释完,焦云尚便脸不红心不跳的收起了刻本,道:“这本子是谁写的?故事酸了吧唧也就罢了,里头还掺和些缠绵悱恻的词曲。我看不像个正经读书人写的,倒像是谁家闺女思春!” 杨雁回气得一甩手,回房去了。一边走,心里不由便恼了起来。俞谨白,你怎么还不回来?你们家的一年,有这么长吗? ☆、第123章 弱质女决意立事业 如今李传书所得的润笔,已远远超过哥哥们的廪膳了,杨雁回分外得意。她只留些零用,其余全都交给闵氏去打理。 饶是如此,闵氏依旧为钱财事好生发愁。 杨雁回只知从去年杏花开时,到今年收了麦子,家里最大的两笔开销。 一笔是两个哥哥考中了秀才后,给廖先生的谢礼。那日,她陪着娘刺绣时,听闵氏对杨崎道:“咱两个儿子都中了秀才,鸿儿是个死心眼,再不提廖先生了。可人家好歹教导了他们两个好几年,哪能真的就把人家撇边儿?这没良心的事,我做不来。日后鸿儿想起,保不齐也要后悔。咱们还是要比着京郊的例子,封了谢礼给廖先生才好。鸿儿不去,你自去也就完了。” 杨崎道:“做学生的不去,只有我当爹的去,这叫什么事?那日喜报传回来,院子里挤进来多少人贺他兄弟两个?坐在先生席上的,还是高主簿。廖先生不知晓此事倒也罢了,若知晓了,只怕还恨不得没教过这两个小子。我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