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一下子有了自信,连比带说,言语有趣,让此间的人都听住了。 石咏一直认为,海禁最大的危害,不是对关税,不是对逆顺差,也不是对自然资源的进口,而是对本国工商业,长期这么停下去,便是少了海外的巨大市场;抑止了中华海洋贸易,便是抑制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最终会令技术手段、生产效率纷纷停滞不前。 如今外销的那些商品,固然极受海外诸国的青睐,但是也一样形成了长久的贸易顺差。而封闭的市场则令逐渐强盛起来的西方列强心有不甘。若是再等到他们用鸦片敲开国门,就一切都晚了。 鸦片这话他可不敢乱说,只能借口别国可能会心生不满,另起事端。如果有来有往,在出口本国精湛的工商业制品,并且进口本国稀缺或是开采不易的原材料,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这种矛盾的出现。 石咏忍不住想,若是教傅云生知道了他能在这里与一群六部官员商议进口石油的事,不知会不会与他现在一样,莫名兴奋。 “知道了!”待到石咏说完,雍亲王再度戴上眼镜,提笔在纸上写了什么,此外并无再多表示。旁人也不再留意石咏,其余人依次发言,各抒己见。 待到讨论结束,雍亲王先行离开,众人散去。石咏有些茫然,走出这间屋子,却见早先引他到此的王府管事依旧在门外等他。那管事见石咏出来,连忙向石咏请教早先提及的海商究竟是何人。石咏猜到雍亲王可能真的会出面询问,便提了薛家的名号。王府管事记下谢过,自然将他引出王府。 又隔了两日,薛蝌过来见他,说是户部当真有官员上门,向他询问了不少海贸的事。听起来,这海禁究竟能不能开,该不该开,户部是认认真真当了一个课题在研究。 然而不久钦天监便卜定了封印的日子,石咏同朝中各处官员一样,再也不用每天点着卯去上衙。 荣府那边则得了好消息,探春已经经过了初选与复选,并被留了牌子,如今只在府里静待指婚的旨意。 为答谢石家,荣府再次邀了石家的女眷过府赏梅。日子已经订好,石大娘也点头应了一定会去的,这前一日却是北风大作,到了傍晚,那雪便如扯絮一般地下起来。 这日正好石家在海淀的佃户李家赶着进京,一来去岁的收成不错,李家备了不少乡野之物,和佃银一起,往石家送上来;二来听说东家给寿哥儿安排了亲事,李大牛虽然当初点了头,让儿子成了人家的“户下人”,可到底还是放心不下,便带着陈姥姥和小儿子李庆,一起上京看看未来的儿媳妇儿。到了傍晚雪下得实在太大,石家便安排李家人在椿树胡同住下,等雪停了再回树村去也不迟。 第二日石咏与如英起身的时候,都只觉得窗外一片大亮。帘子一揭,清光便从窗外直透进来。石咏暗道,莫不是放晴了,却见如英一脸兴奋地趴在窗格子跟前,笑着道:“这样的日子能去赏梅,绝不会辜负了好梅花!” 石咏一瞅,那窗子外的积雪已经堆了半尺高,外头还飘着雪花,但已经渐渐小了。阴沉沉的天却还没有要转晴的意思。少时石咏出门,石海李寿他们已经将外院扫出了几条路径,此刻正开了院门,和街坊们一起,在椿树胡同那边清扫路径。 石咏也闲不住,把石喻从西院头进的书斋里拎了出来,交给他一把扫帚,哥儿两个一起出门扫雪去。石咏一面动手,一面不忘了吩咐李寿:“回头替我记着点儿,咱家的马车出门,得再罩上一层厚毡子……” 他惦记着长辈与媳妇儿一道出门,可千万别受了冻。 石家哥儿俩话还未说完,只听外头跑过来一人,边跑边喊:“城南雪大,压倒了几十间民房,大家快去帮忙啊!” 石咏与李寿齐齐下了一大跳,石咏马上大声问:“哪里?” 那人答:“就在骡马市南面,快去呀,现在去还能救几个!” 石家旧址红线胡同距离骡马市不远,石咏对于南面那一片也颇熟悉。菜市口往南一大片民居,都是结构不算坚固的棚户,极少有砖瓦房的,再加上那里人口稠密,多是一家数口一起挤在一间屋子里住的。雪一大,压垮了房屋,伤亡必定严重。 李寿登时道:“大爷,咱们赶紧去?” 石咏想了想,对李寿说:“这样,你先跑一趟前门大栅栏,找乐凤鸣,请他出面找几位治跌打骨科的大夫,然后咱们在城南出事的地方汇合。” 李寿马上反应过来,应了一声,拔脚就走。石咏则去找石柱,让他带石海、李大牛和李庆等人一起先去城南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