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树下的婢女轻轻地叫了一声,然后拍了拍手里质地柔软的衣物,拉着另一名婢女走远了。 那是给他的小女儿裁剪出的衣物,也不知道她喜不喜欢。 在陆廉喋喋不休的同时,孔融思维发散了一会儿,在一声很刻意的咳嗽之后,又被拉回了这间屋子。 ……他能看得出陆廉的努力。 ……但他不知道陆廉能不能看得出他的努力。 毕竟孔融是一个讲起刻薄话来不输祢衡的人,让他这样机敏擅言辞的人和陆廉这种笨嘴拙舌又爱讲的人交流,绝对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 这位“鬑鬑颇有须”的中年文士摸了一会儿自己的胡须,终于开口了。 “没有这样的先例。” 现在换陆廉沉默地盯着他看了。 尽管孔融可以说将北海东莱两郡的所有权力都交给了陆悬鱼,但这种信任也是相互的,有什么大事要决断时,陆悬鱼和田豫还是会跑来跟他说一声。 通常情况下,孔融都会很痛快地答应,并且很配合,甚至连陆白屠了城中一群世家的血婚都被孔融接受并积极善后了。 但今天的事有点麻烦。 ……其实这事很小。 青州的百姓在慢慢地返回家乡,这是一段并不容易的旅途,无论在路上,还是归故土,都需要大量的官吏维持秩序,而基层官吏明显已经不够用了。 这个缺口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那些品德不足以为吏之人会欺男霸女,横征暴敛,让本就困苦不堪的百姓陷入更加不幸的境地。 陆悬鱼有个主意。 “阿白的健妇营中有数百妇人,她们其中有许多青州人,阿白教她们识字明理,又懂得法纪,派她们去任小吏,岂不便当?” 然后就轮到孔融的“没有这样的先例”了。 “没有先例也没有关系,”她很自然地说道,“在我之前,也没有军功封侯的妇人。” 孔融瞥了她一眼,“天子降诏,自然是不敢不从的。” “……你不能说连当个小吏都要天子降诏。” 孔融还在摸他自己的胡子,“非不愿,实不敢也。” 她盯着孔融那一把保养得很好的胡子看,很想揪下来问问为什么跟他讲话这么费劲,一直盯到旁边有人忽然出声了。 “在下倒是有个折中之策。” 今天的陈群也在孔融这里,据说原本是同几个学士在修订一些地方法律法规,听说她来了,就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作陪。 ……就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整个人看着像个价值不菲的青瓷摆件似的,也不知道他在这里作陪的意义是啥,尤其他还一直没说话,所以刚刚开腔,还吓了她一跳。 但是陈群没看她,“现在天寒地冻,士庶归家,多有难处,不若就作权宜之计,令那些妇人各自归乡,暂行里吏之职,待诸事安定后,再命她们回营就是。” 孔融突然转过头,很是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孔融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 这的确是件小事,但考虑到他是孔子二十世孙,在儒士中素有名望,原本青州已经有一位女侯,现下乡里又任用女吏的话,传扬出去,引起士人议论,便不能等闲对待了。 他的这些为难之处,陆廉是一定不能理解的,她岂止不能理解这些事,她甚至连“天子”、 “诸侯”、“大夫”、“士”、“庶民”之类的等级意识也很模糊,她行事根本不是为了匡正这个“纲纪”,而是为了她认知里的另一套“纲纪”。 因此她跑来提出这样一件令他感到为难的提议,孔融并不感到奇怪。 ……但出身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