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北五州之后,官员调度极其频繁。按理说宋允墨这次立了大功,本要升官,可是他自己却提出来,要去冀州当知府。冀州原来的知府因为在平乱之时押送粮草不力被问责,而后竟举家出逃,丢下前线军队和全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冀州的升平城乱作一团,趁火打劫的,入室行窃的,举刀杀人的,层出不穷,很难治理。 庆帝本不舍宋允墨再去任职,受苦又受累,然而宋允墨很坚决,三番五次地请求,最后庆帝还是拗不过他,答应了。庆帝原本指派了官员为宋允墨送行,可宋允墨自己悄无声息地走了,谁也没惊动。 兰君叹了口气,合上刑部尚书霍冕要求升宋允墨为刑部侍郎的折子,放进一旁等待烧毁的文书堆里。考功令史走进来,声音含糊地说:“木十一,把这些文书拿去焚化炉那边烧掉。” “大人,你开玩笑吧,我一个人哪里搬得动这么多?”这些文书堆起来都要有两个她那么高了。 “一趟搬不了就分几趟,除了你别人都很忙!”考功令史不耐烦地吼道。 兰君无奈,只能抱着半人高的文书,摇摇晃晃地走在长廊里。身边一个人跑过去,撞了她的肩膀,险些让她把手里的文书都摔出去。 赵周连忙拉住他,帮把她手里的文书尽数接过,叫了起来:“十一啊,你这趟回来,光干体力活了!” 兰君揉了揉酸疼的胳膊,没好气地说:“还不是考功令史,我都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成天折磨我。” 赵周笑起来:“别看现在吏部和礼部的书令史有这么多的空缺,那也是很多人削尖脑袋都挤不进来的,平民子弟还没这个机会呢!你这个位置本来是考功令史家中小孙子的。谁知谢老虎大笔一挥,名额被你顶了,考功令史心里痛快才怪。” 兰君始知还有这么一回事,心道谢金泠干的好事,她又背了黑锅。 路上,赵周仿佛有心事,眉宇间黑影重重,也没有往日的话多。兰君忍不住问道:“赵周,你怎么了?心事重重的,不妨说出来给我听。” 赵周道:“最近的确有一桩烦心事,我全家都不安宁。” 兰君停下脚步:“究竟是何事这么严重?” 赵周叹气:““我表弟本在国子监学习。国子监举行了一场考试,说是成绩优异者可由祭酒举荐,直接参加明年春闱。我表弟考了第一名,可谁知被人诬陷作弊,不仅取消了资格,还被从国子监退学。舅舅去讲理,没想到国子监连门都不让进。表弟当初进国子监,便是我跟我爹使了许多法子,他很勤奋刻苦,成绩一直优异。遭此巨变,好好的一个人眼看就要毁了。” 兰君道:“可知是谁诬告?你没跟……谢大人说吗?” “怎么没说?但礼部把谢大人挡了回来,说科举相关事宜,皇上已经任命礼部全权处理,其它各部不得插手。而且我今天才知道,顶了名额的那个人是礼部尚书章台大人的儿子!章台大人是沈尚书的同窗,两个人平日里交好,谁敢得罪他们?唉,真是愁死我了。”赵周十分懊恼地说。 兰君想安慰他两句,却知道这件事确实难办。国子监是礼部的下属机构,科举的事情已说过由礼部全权负责,谢金泠就算本事通天,也没办法横加干预,否则免不得又要被人诟病。 她正思索着,忽被赵周拉到了一旁。 原来长廊那边走来了一群官吏,走在前面的俱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兰君悄悄抬头,看见领头的两个人是谢金泠和王阙。绯红的官袍穿在谢金泠的身上,透露着严谨和官威。穿在王阙的身上,则多了几分风流雅气,像是海棠花一样。 谢金泠双手抱在胸前,面容严峻,王阙拄着手杖,温和地跟他说话。谢金泠不时地点头或答应两句,两人似乎在议论什么要紧事,都没有注意到路边。 本来那群官员就要从赵周和兰君面前过去了,赵周忽然被兰君推了一下,跌到了众人面前。 十几人的队伍猛然停住,官员们面面相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