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帮着万贵妃做了不少缺德事,把大明朝廷里外弄得愈加乌烟瘴气。这样的外戚自然是要惩治的,但他们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绝不仅限于此。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万贵妃之前做了那么多孽,最后居然死在了先帝的前面,好好地被葬在了天寿山不说,还破天荒地给上了个六字谥号,朝臣们心里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可她死了,她的族人和势力还在,不拿万氏一族开刀简直不足以平众怒。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谁都知道当今圣上和万贵妃的恩怨。自己从尚未降生时就开始不断受到迫害,生母最后还死在了她手上,这样的仇恨,说不共戴天都是轻的。 大臣们相信,此时向万氏一族发难,必然是一打一个准儿,到时候陛下给他们定个满门抄斩都是极有可能的。这么好的在新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当然不容错过。 于是之后,此类弹劾的奏疏便如纷纷雪片一样落到了祐樘的案头。而他则像是早就在等着一样,反应极快,当日便即刻便做出了批复。 李孜省被判充军,梁芳之流下狱,万氏那一窝外戚则通通降职,下狱查办,不久还被抄了家。 李孜省和梁芳因为不堪忍受监狱和劳改的折磨,先后去见先帝去了。 皇帝陛下此次出手可谓是雷霆之速,大臣们都很兴奋,纷纷额手称庆。可是就在众人都等着痛打万氏那帮落水狗的时候,却是突然没了下文。 如此一来反而更惹人猜想,大臣们暗中揣测着圣意,琢磨着陛下是不是在酝酿什么更大的报复。 不过有些人却没心情在一旁看戏,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脑袋和脑袋上的官帽。 九月十七,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国子监、太常寺和鸿胪寺的一二把手们充分发扬同僚之间的共同进退精神,极为默契地选择在同一日纷纷上奏请辞。 然而,这还不算完。 五日之后,内阁阁臣万安、刘吉、尹直也纷纷提出辞官归家。 前前后后请辞的人竟达几十之多,诸多朝廷要员名列其中,且囊括了久负盛名的纸糊阁老和泥塑尚书,此间的意图就很耐人寻味了。 如今刚刚登基,朝局不稳,正是用人之际,然而这么多朝廷要员在此时同时提出撂挑子,说不是说好的都没人信。 这无疑是即位之后的第一场君臣博弈。 祐樘瞧着这些堆在御案上的请辞奏疏,面对这集体罢工一样的兆头,面上也不见慌乱苦恼之色,依旧不改从容淡定。他很清楚这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们的用心——他们这是怕他跟他们秋后算账,想以退为进,向他施压,以求保住自己的官位。 他轻笑一下,提起笔,对所有奏疏的批复都只有一个意思——不允。 当万安等人看到圣上不仅拒了请辞,还甚为亲切地高度赞扬了他们一番之后,心里顿时安稳不少,觉得自己又可以像以前一样幸福快乐地继续混日子了。 转眼进入了十月,礼部择当月初十举行封后大典,前一日给太皇太后、皇太后上尊号。 此时已经立冬,天气完全转寒,北方尤其干冷得厉害,朔风呜咽,阴气厉清。 乾清宫里早早地就燃起了熏炉,七八个百斤重的大熏炉分置在阔大的宫殿里,上等的红罗炭烧得正旺。 “劳烦公公去跟陛下通传一声,说皇后娘娘求见。”乾清宫外,待到众人向皇后行完礼,绿绮上前几步,笑着与一个太监道。 那太监刚从地上爬起来,见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和他说话,也和气地笑笑:“绿绮姑娘客气,为皇后娘娘传话儿是咱家分内的事。只是万岁爷眼下不在乾清宫,所以……怕是要让皇后娘娘失望了。” “陛下不在此处?那……” 那太监将笑脸转向方才出声的人,弓着身子:“娘娘请稍安勿躁,万岁爷吩咐过,若是娘娘来见,可暂且去暖阁等着,他过会儿就回来。” 绿绮回头看看皇后的意思,随即转过头笑道;“那就烦请公公引路了。”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