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又不出厂子,厂里呢,是三班倒的。总有人进进出出的。住在一起放个屁都怕隔壁听见,有啥要作伴的?“等生了叫我奶过来帮我看着。” 常秋云看林雨桐的肚子:“不管是姑娘还是小子,都是一样的。你那婆婆要是说你,你可别犯傻。” 林雨桐就说她:“厂里可不是农村,这地方也是她能做主的地方。” “该硬气的时候就得硬气。”常秋云低声跟闺女说私房话,“我跟你奶,说是婆媳,其实是母女。我们俩这相处道道,不适合别人。妈就是妈,婆婆就是婆婆。吃饭的时候看看去,好吃的当妈的永远只挑给她儿子吃。” 这个真是! 别管李月芬的生活习惯如何,菜里的肉一半都放四爷碗里。然后不经意的转盘子,就把挑过肉的一边朝着自己这一边。 这些事林雨桐懒得计较,可如今叫常秋云说出来,可不就是这么一码事。 老想法就是:娶媳妇回来干啥的?生孩子伺候男人。 家里来了客人,女人都是不上桌子吃饭的。 常秋云好像特别担心在村里的普遍教育影响闺女的生活,“……新社会了,就说新社会的话。那些积极分子有些话说的太过,但也不是全没有道理。”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哪怕是两口子,也别傻傻的只知道吃亏。 这跟‘男人就不能惯’的观点大致上是一致的。 絮叨了半天,把能想起来的都说了。可回去了,还是不放心啊。 隔三差五的,晚上就跟大原或是大垚过来转一圈。有时候来不了,就叫大原和大垚来。来的时候从来不空手,包饺子、蒸包子,做了啥好饭了,一准会送来。 偶尔也会带点给林晓星,常秋云自己都说:“又是娘,又是大娘的,人家叫了,就不能叫人家白叫。” 这个话题不适合继续,林雨桐不免问起了林百川:“没有消息回来吗?” 常秋云叹气,一旦行军打仗,那就是失联的状态。且等着吧。 所以她现在特别犹豫:“你说你二哥当兵这事,我这心里又犯嘀咕。” 如今有个中学毕业,就能进工厂。成为工人就拿了工资了。可当兵呢?补贴真不多。就是一个管吃管喝管住。 可还没等常秋云拿定主意,大垚自己拿定主意了。 抗m援朝开始了。 广播里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歌曲,而周围到处都是敲锣打鼓的欢迎新兵入伍的声音。 大垚没拿到中学的毕业证,直接换上了军装,入伍了。 新兵训练三个月之后,听从调遣,多数是会派往朝方的战场上去的。 正是暑热的时候,林百川回来了。他倒是高兴:“老子看来是没机会去打这一仗了,但老子的儿子去了,老子高兴。” 这没心没肺的德行,把常秋云彻底给气恼了。 林老太太哭都不敢大声哭,当然了,常秋云闹也不会大声闹。 已经参军了,不想当逃兵就得高高兴兴的去。家里就得是欢喜的,得是支持的。 常秋云这当妈的就不说了,林老太太养了十多年的儿子,儿子当兵去了一走好些年。千难万难的把孙子养了十多年了,又去当兵去了。 这么大年纪跟着儿孙提心吊胆的。儿子还罢了,这都师长了,在老太太的脑子里,就觉得都这么大的官了,不会上最前线了,危险降低了。但是孙子就是个大头兵,那肯定是哪里危险哪里去。但不管是怎么不放心吧,走了就是走了。 新兵营开拔之前,家里最多就是能送点穿戴去。衣服也用不上,能用上的也就是鞋了。林雨桐把给四爷准备的棉鞋拿了两双,这个穿着最防寒。 等把大垚送走了,四爷才回来了。 此m.hZg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