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第44节


    明景帝喝了口茶水,顺了气,一抬眼就看见站在一旁的端柔贵妃。

    十六七岁的年纪,俏生生地站在那,既不谄媚,也不高傲。

    嘴角常常牵着微笑,温温柔柔的样子,眉眼柔和,温良无害。

    就是这么一个温良无害的女人,身后站着的,却是苏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次科举制改革,之所以会这么艰难,一个原因是因为世家的竭力阻止,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苏家没有表态。

    若是苏家公开支持他,想来这个政策执行地也不会太过艰难才是。

    按理说,作为清流第一人的苏家,不可能对这种名留青史的大事无动于衷,甚至苏家人也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

    王家一看苏家的反应,直觉是因为这事儿是他们王家上的折子,抢了苏家的风头,所以迟迟不肯表态。

    越想越觉得这个理由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么一来,城里街巷都在传:苏家妄为清流第一人,竟然因为被抢了风头这种小事,把造福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压着,迟迟不肯表态。

    王家一直都会玩这种“流言效应”。

    当年,太后就是在王家的运作下,带着“皇城第一闺秀”的名头进的宫,一举封为高位。

    太后当然不可能是第一闺秀,这都是王家人暗里操控得好。

    那时候,宫外皇城里的人,哪一个不知道王家嫡女是身份高贵却又温柔可亲的姑娘?

    同理,王家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苏家。不过,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外人,自然有所不同。

    这种流言一出,天底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不怎么相信。

    毕竟苏家一直是清流文人向往的世家。

    历数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苏家出了多少独领风骚的清流文人和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其风骨之正,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世间的流言,总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

    这流言传得越久,听到的人,内心也就越将信将疑。

    偏偏苏家从来不曾站出来表过态。

    任由王家败坏他们的名声。

    文人,总是重视风骨、名声的。

    是什么原因,让苏家连名声都不顾了,而沉默至今呢?

    就在王家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了的时候,苏家终于站出来了。

    原来,苏家大事一般都是由苏老爷子作主的。

    而今苏老爷子病入膏肓,已经没有那个精气神再去管朝堂上的事了。

    苏家自然也沉浸在悲痛中。

    甚至苏家家主苏正,还替父上了“乞骸骨”的折子。

    那日,明景帝一看到这个折子,下了朝,便浩浩荡荡地带着医术最好的太医去了苏家。

    苏老爷子是当年先帝留给明景帝的辅政大臣,是先帝年间的肱股之臣,哪怕现在苏老爷子现在已经老了,也是明景帝见到了也会礼让三分的人物。

    能得两朝皇帝礼遇的苏老爷子,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在先帝朝的时候,他的才干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得帝心的臣子,本本分分,安分守己,先帝之言,无一不应。

    这也是先帝最为看中他的一点。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明景帝对苏家无比厚爱,除了由明孝元皇后的原因,自然也有苏老爷子的原因。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臣子,信任度不可能高得了多少。

    在苏家久久没有表态的时候,明景帝就有过怀疑。

    再一听市井流言,这疑心就更重了。

    所以在听说苏老爷子病重之后,才会亲自出宫,带上太医和一大车的好药材,去看望他。

    明着看望,实则却是打探虚实。

    一踏进苏家大门,如同在世人眼里的映像般,修得极尽简朴。

    听说这原来的苏家是先皇挑的已经修得上好的院子,特意赐给苏老爷子的。

    这么多年来,也只是翻修翻修,从未大张旗鼓地动过土。

    虽不如其他大臣家里的华贵新式,却也有着天然的野趣。

    在太医确诊之后,确定苏老爷子确实是病入膏肓了,明景帝这才放下心来。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怀疑明孝元皇后的娘家,太子的母族。

    承乾宫里不像别的宫妃宫里,养了M.hZgj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下页